手外伤皮瓣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9-01-07李芳
李 芳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手因其结构精细,和强大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视的肢体。近年手伤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临床治疗手外伤中通常采用皮瓣术治疗修复,但术后锻炼不及时或没有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经常会出现游离皮瓣血管栓塞,进而引发皮瓣缺血或缺氧。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为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术后护理干预成为提升患者移植皮瓣成活率,恢复手部功能的重要环节[1]。现结合我院87例手外伤皮瓣术患者,分析对手外伤皮瓣术后患者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7例,手外伤皮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35.21±4.23)岁,挤压受伤23例;观察组44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为17~61岁,平均(36.01±3.93)岁,挤压受伤24例。所有患者都可以进行神志清醒可进行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重大疾病患者,急症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为关注患者基本生活,为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提示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功能锻炼干预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分析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为其讲解康复基本原理,提升患者对病情的理解,进而提升锻炼依从度。为患者制定文字卡片,帮助患者制定健康恢复计划。同时将卡片和锻炼计划定期发放给患者或患者家属,引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自行学习和锻炼。为保证患者锻炼持续性,可以制定幻灯片,主要讲解患者手部功能,以及疾病恢复的典型病例,同时为患者讲解锻炼效果,提升康复信心[2]。派专业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示范,避免在锻炼中因为动作错误造成伤害、加重患者痛苦。在进行康复指导过程中鼓励患者进行模仿,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手指屈伸以及抓握动作中部分患者掌握困难,此时可以手把手指导患者,确保动作准确性提升锻炼效果。在锻炼过程中患者会因为痛苦或者对治疗信心不足等问题产生倦怠心理,此时可采用积极心理暗示,消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训练。患者某些动作有进步时及时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多讲解恢复成功和效果较好的案例,提升治疗信心。多和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据此针对性进行疏导,采用此种方式和谐护患关系。
1.3 观察标准:①依据关节活动度,判断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表示活动范围正常,可进行正常活动。良:活动范围小于健侧75%。中:活动范围在健侧50%~75%。差:活动范围小于健侧50%。康复率=优秀率+良好率+中等率。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得分越高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照组43例患者中,优秀15例,良好20例,中等2例,差6例,康复率为86.04%。观察组44例患者,优秀20例,良好17例,中等16例,差1例,康复率为97.73%。观察组康复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SAS和SDS情况:SAS评分:对照组,护理前(61.36±5.12)分,护理后(50.12±5.32)分;观察组,护理前(61.42±6.01)分,护理后(35.24±5.23)分。SDS评分:对照组,护理前(63.36±7.02)分,护理后(56.42±6.32)分;观察组,护理前(63.72±7.21)分,护理后(34.26±5.43)分。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发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外伤损伤病变后会严重影响患者手部功能,进而降低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手术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提升康复效果,因此采用何种护理方式帮助患者锻炼十分重要[4]。常规护理中对患者康复锻炼重视度不够,采用锻炼干预护理可提患者康复效果,减少负面情绪。干预护理中不仅要从康复训练动作上对患者进行指导,同时也重视患者情绪和康复知识学习,全方位提升康复效果。
研究发现,手外伤皮瓣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应用护理干预中,观察组康复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后疗效显著,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此研究结果和凤宁娟、毛仪娜、郭群研究结果相一致[5]。经常和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术后康复训练重要性后,患者更愿意配合治疗,也从专业角度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家属进行监督,患者锻炼的持续性和专业性也有显著提升。在指导患者锻炼时,指派专业护理人员为其示范,可以充分保证锻炼动作的专业性,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动作,都得到顺利学习。在学习中患者经常会因为疼痛或者懒惰产生厌烦,这时采用积极心理暗示,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都有显著减少。从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发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此研究结果显示,此种护理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锻炼意愿,保持心情愉快。此研究结果和刘尊章相一致[6],使用合适的锻炼方式可以减少不规范所造成的疼痛,进而提升依从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皮瓣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也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降低治疗中的疼痛感,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