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9-01-07章丹霞
章丹霞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湖北 监利 433300)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疼痛水平高、术后恢复慢,能够获得满意的成效,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3]。腹腔镜技术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式,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痛苦[4-6]。仍然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应激水平,促进身心健康[7],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46~89岁,平均(62.5±8.5)岁。本组80例直肠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带血、大便形状变细及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排除手术绝对禁忌证,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术前影像学检查示患者均无远处转移迹象。
1.2 结果:本组80例直肠癌患者均成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其中20例行Miles术、60例行Dixon术。术中出血量平均(125.5±50.5)mL,手术时间平均(182.4±28.5)min,术后平均住院(13.0±3.1)d。术后1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经保守治愈。术后1~2 d下床活动,3~5 d进流质饮食。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肠道准备:主管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保障之一。认真做好肠道准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前口服肠道抗生素,3~5 d开始进流质饮食[8];肠道排空积液、积气,术前1天口服泻药,无法口服泻药的患者,于术前晚及术日晨进行清洁灌肠,促进肠道的排空[9]。如患者存在肠梗阻,入院后应行肠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以利患者术后恢复。
2.1.2 心理准备:直肠癌患者心理负担,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担心围手术期出现严重意外,担心手术引起的疼痛与不适;担心手术会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术前主管护士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直肠癌根治术的基本知识,使其对手术具有一定的了解,争取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从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关怀与心理支持,从而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与心理障碍[10]。
2.1.3 皮肤准备:患者术前1 d备皮,备皮范围为两侧至腋后线,乳头连线以下。注意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术前患者应仔细洗澡,避免污渍残留。腹腔镜手术需经脐部置入气腹针与Trocar,以防止术后切口感染或腹腔感染,术前需仔细清除脐部积存的污垢。
2.2 术后护理
2.2.1 体征监测:手术后护理人员采取对应的卧床体位,并给予吸氧,还需保障其引流的通畅,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施密切的监测,了解其变化情况,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2.2.2 疼痛干预:手术完成后积极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实施对应的干预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准确的深呼吸,良好的镇痛可以减少心、肺、凝血功能等多器官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必要的情况下还可应用适量的止痛药物止痛,以使其疼痛感减轻[11]。
2.2.3 呼吸道护理:患者术后因疼痛不敢用力咳嗽,使痰液滞留在肺支气管内。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拍背、翻身。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咳痰的方法,痰液黏稠可以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2.2.4 消化道护理:患者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腹胀严重的患者,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应加强床上活动。恶心、呕吐的患者给予止吐药物,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予开塞露塞肛,促进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12]。
2.2.5 并发症护理:感染: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持续性发热以及腹膜炎的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处理; 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引流液颜色鲜红,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立即通知医师处理[13-15];人工气腹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术后给予吸氧,患者平卧位,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早期下床活动,适当按摩腹部,痛感明显者可适当使用止痛剂; 尿储留:锻炼膀胱功能,术后3 d夹尿管,平时4 h开放1次。一旦发生尿潴留,应及时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