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9-01-07蔡丽梅
蔡丽梅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死率、致残率高。优质的护理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收集了我院近年来的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45例,对其护理过程加以观察、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其中采取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病例共计4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2.3±6.7)岁;高血压病史3~15年,入院时SBP185~240 mm Hg,DBP120~160 mm Hg;合并糖尿病病史16例,合并冠心病病史8例。头颅CT检查显示幕上血肿32例,幕下血肿9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30 mL患者4例,出血量在30~50 mL18例,出血量在50~70 mL 17例,出血量>70 mL患者6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评分≤7分1例,8~9分8例,9~11分20例,≥12分16例。
1.2 手术方法:手术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快诱导、经气管插管。安装弓形架,常规消毒,铺手术单。根据术前CT显示,选择距离血肿中心最近处做垂直手术切口4~5 cm,切开肌层,分离骨膜,颅骨钻钻孔。铣刀铣一直径约3 cm的骨窗,十字状剪开硬脑膜并做悬吊,显微镜下避开血管电凝大脑皮质,剪开软脑膜及蛛网膜,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内放置多孔硅胶引流管,引流残留血液,逐层缝合,妥善固定引流管,检查其通畅性,必要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对于清醒患者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现状、治疗手段、预后等,增强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依从性[1]。完善检查,做好备皮、理发等术前准备。对烦躁、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给予镇静、降压等相关支持。对饱胃患者要及时进行胃肠减压,避免呕吐物反流误吸,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2.2 术后监护: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心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尿量等。危重患者应进行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保持引流管通畅,对引流量精确记录。当患者出现颅内高压时,血压、心率、切口张力将发生明显变化,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和鉴别,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为降低脑代谢率,术后常进行头部降温,降温过程中注意对皮肤和身体末梢的保护,避免冻伤[2]。
2.3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使用头高倾斜位,倾斜角度15°~20°,以利于减轻脑水肿、促进静脉回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褥疮,另一方面在翻身时结合叩背,促进患者排痰。患者床旁应设有护栏,防止坠床意外。昏迷患者四肢应使用约束带,防止出现磕碰伤。
2.4 口腔、呼吸道护理:每天2次进行口腔护理,清除口腔细菌,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保持气道通畅,常规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伴有舌后坠的患者可用口咽通气道解除梗阻,不能缓解的需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套囊压力控制在合适范围,过高的压力可能造成气管黏膜的缺血、坏死。注意对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的清理,有过于黏稠、不易排出的分泌物时,应该使用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稀释。
2.5 评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昏迷程度,我们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反应,自动睁眼4分、呼唤睁眼3分、刺痛睁眼2分、无反应1分;语言反应,正确回答5分、回答错误4分、语无伦次3分、含混发音2分、无反应1分;运动反应,按指令动作6分,能确定疼痛部位5分、对疼痛刺激有机体退缩反应4分、对疼痛刺激肢体屈曲3分、对疼痛刺激肢体过伸2分、对疼痛刺激无反应1分。
3 结 果
治疗后,患者GC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复查CT,脑血肿全部清除33例,血肿大部分清除12例,脑水肿及中线位移情况好转。术后三个月随访,恢复良好/中度残疾38例(占84.4%),植物状态/重度残疾5例(占11.1%),死亡2例(占4.4%),患者存活率为95.6%。所有病例无护理并发症出现,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4 讨 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目的是清除血肿,彻底解除对脑组织造成损伤的各种因素及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疗效确切、创伤小、一次性减压充分,是目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办法。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护理的参与,现代的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把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个体化、精细化,与传统护理相比,现代护理更加全面科学。在本研究中,通过采取优质护理方案,患者的存活率、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