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前叉韧带损伤护理中康复指导内容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01-07吴丽娜
吴丽娜
(东港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东港 118300)
前叉韧带(ACL)是人体中维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前叉韧带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伤和运动损伤[1],损伤后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继发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2-3]。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我院制定术后康复指导内容和计划,以康复指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骨科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前叉韧带损伤患者中选出250例,均于我科行关节镜下的前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严重其他躯体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膝关节其他损伤或是随访期间再次出现膝关节前叉韧带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120例,男77例,女43例,年龄20~72岁,中位年龄41岁;交通事故伤64例,运动损伤56例;合并症:27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观察组患者130例,男81例,女49例,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40岁;交通事故伤69例,运动损伤61例;合并症: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8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两组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管理,主要包括术前健康指导、疼痛护理、对症护理、生活护理、康复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指导:(1)术前的康复指导。①适应性康复指导。术前责任护士详细给患者介绍术后卧床时间、康复锻炼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术后患肢需制动,需在床上大小便。对此,耐心、亲和的开展康复值得,并给患者营造隐私的环境,一步步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②关节功能康复指导。为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前通过视频播放、医护一体化健康宣教的方式给患者说明术后康复锻炼对于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意义,播放示教病例,让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的流程、方法等有一定了解,获得患者及家属心理层面的康复锻炼配合。(2)术后康复指导。①术后6 h开始康复训练,手把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缩运动,增强肌群的肌力,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②术后第1天开始直腿抬高训练,从被动到主动,逐步抬高,根据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逐步从被动过渡到全主动直腿抬高训练,最后再过渡到抗阻力训练。③术后第3天解除石膏托,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并在CPM机的辅助下进行关节被动训练,从30°角开始,每天增加10°,在每次锻炼结束后冰敷10 min;直到在膝关节活动度在70°以上而无明显不适感时,停止CPM机辅助训练。④术后2周左右开始佩戴卡盘支具活动,范围在0°~70°。术后3周开始增加活动度到90°,术后4周增加到100°~110°。⑤术后8周左右膝关节达到正常活动范围后,开始日常生活项目的锻炼,如:直立行走、下蹲、上下楼梯等,在术后6个月左右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恢复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训练;术后1年左右酌情进行剧烈运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入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测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该量表分成跛行、需要支持、下蹲、上下楼、肿胀、不稳定、疼痛、交锁这几个方面,满分100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数据对比行χ2检验,计量数据对比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入院时、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3.4±4.7)分、(69.4±3.5)分,(88.2±4.5)分;对照组则分别为(43.9±5.1)分、(62.3±4.9)分、(81.2±5.7)分;两组之间对比,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中非常满意的有78例,基本满意的有47例,不满意的5例,满意度96.15%;对照组中非常满意的有55例,基本满意的有46例,不满意的19例,满意度84.17%;两组对比χ2=10.332,P=0.001<0.05。
3 讨 论
康复锻炼是关节镜下前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一环,而为提高康复锻炼的效能,强化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十分重要。多数患者对于围术期的康复锻炼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的顺利开展。康复指导则基于这一现状,结合患者的特点将康复指导融入围术期中,建立个体化的康复指导方案和路径,让患者在围术期获得持续性、系统的康复指导和支持,正确、科学的接受康复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当康复锻炼引起的相关损伤等,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4]。如在术前即结合患者的特点适应性训练以及相关康复锻炼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形成一定认识,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配合度。在术后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系统性的康复锻炼方案,并全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康复锻炼,循序渐进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5-6]。如术后早期在护理人员的示范指导下接受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肌肉的废用性萎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关节镜治疗前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康复指导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科学、正确的接受康复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