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陶瓷改革过程

卢 静

(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盐城 224007)

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科技及资金关联度极大,更是一个具有较高投入与产出的高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增长、高附加值、广就业的特征,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市场上的陶瓷企业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与家庭式作坊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的,虽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缺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陶瓷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陶瓷产业的发展。因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营,应结合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特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意识、应用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样,既可确保陶瓷行业的蓬勃发展,还可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此诉求下,高校在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以长远发展视角,将学生未来就业与产业发展进行融合。培养出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1 高校陶瓷文化创业产业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行业中更看重选拔与引进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超高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理念后,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此形势下,高校若想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必须结合专业特征进行必要的改革。而针对于高校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的改革,应能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创意活动,使生产与消费环节价值进行有效增值。从中可明显的看出,若想真正达成这一目标,对当前的专业课程进行革新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构建更具有应用性、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标准的现代化人才。

2 高校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进行改革的有效策略

2.1 重视融入地方特色,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高校在实际开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将地方特色与学科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并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作用,能联合企业积极建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切实与企业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展开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应能秉承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理念,对高校的专业课程进行革新与优化。在对陶瓷文化创意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渗透。特别,应能将具有一定特色的地域文化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将民族本土文化巧妙的渗透到教学各个流程中。同时,高校应对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并结合实际的就业现状,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例如,可将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与该项课程进行融合。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产品以陶瓷成品的展现形式进行创意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陶瓷工艺等,还可真正将学生带入到产业发展中,令他们在设计与生产陶瓷产品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其专业综合能力,并逐渐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具体而言,高校在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形式全方位升华人才培养手段的过程中,在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进行改革时,应能真正建成本土化的产业园,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专业化、创意化的加工,创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工艺精湛的现代陶瓷作品。令当下更多的人能喜欢与接受这些陶瓷制品,并将其与旅游文化进行有效对接,令其能借助于旅游营销的优势,使具有本土化的陶瓷工艺走出去,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这样有效的合作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建设地域特色的产业园,不仅可促进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还可使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在真实的创意设计与产品生产的流程中,全面强化其实践应用能力。而利用具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才可真正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2.2 以育人目标为导向,科学配置理论课与实践课程

高校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更好的了解与领会理论知识。因此,高校应能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科特征,以正确的育人目标为导向,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合理化的配置。而在实际对课程进行安排与设计的过程中,高校应能以实践基地为支撑,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的建设提出更高的标准。即,针对实践课程的设计,高校在确保学生能掌握更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适当加大其课程配置比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高校应进行大力改善。积极延伸周边陶瓷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与机会。以陶瓷设计课程为例,在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都会联想到景德镇。而其作为我国传统陶瓷发展的精神引领,高校在对相关课程进行革新的过程中,应能结合攀枝花的矿藏资源问题,将其作为一个研究的课程融入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课程中。

即攀枝花特色旅游产品钒钛产品发展的相较成熟,但却缺少相应的以钒钛为主要元素的陶瓷产品。因此,高校在对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就可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可掌握更丰富与专业、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令他们能产生更富有想象力的创意思想。以钒钛元素为核心,设计出市场上稀缺的陶瓷产品。这样,真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科学融合。确保学生能将学习视角拓展到行业发展中,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专业技能,设计出更有特色的陶瓷产品。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不仅做到产品创新,还真正发挥陶瓷文化创意课程的优势,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实践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应能树立动态发展理念,在对陶瓷文化创意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能在不断的实践进程中对其进行补充与更新。放眼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行业变化规律等,科学运用现代互联网教学资源,以集体学习、个别指导等多元教学方式,向学生开展现代化专业教学。例如,可将现代软件应用技术融入到陶瓷文化创意课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前沿技术,拓展他们的设计思路、学习视野等。在有效减少设计弯路与时间成本的基础上,为他们呈现更优质的陶瓷文化传播途径。

3 结语

总之,纵观当下陶瓷行业发展现状,高校对陶瓷文化创业产业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性的。一方面,通过创建更具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可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确保高校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统一的过程中,应通过加深校企合作,并结合行业发展规律等,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并使学生在不断丰富知识层次、能力结构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陶瓷改革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改革之路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