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教院校融合

敖 敏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1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1 专业发展十分模糊,没有确切的专业发展目标

不少高职院校发展历史比较久远,其学生数量不亚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数量,甚至占据高等院校学生数量的“半壁江山”。现阶段,高职院校投身于增加学生数量之中,为适应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高职院校不得不扩招教师,扩充师资力量,尽可能壮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为吸引教师投身于高职院校之中,很多学校不断降低入职门槛,吸引一大批青年教师前来工作,不少青年教师往往刚刚告别本科生活,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具体专业理论,然而他们在入职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自身教学经验不足,不具备整体而全面的专业规划,初到工作岗位会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出现断层的问题,使教师对自己今后专业发展前景感到模糊不清,未确立专门的专业发展目标,时间一长,会浪费众多职业教育信息,不利于其今后发展。

1.2 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忽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职院校内部教师组成成分,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教师大都是先前中专学校的老教师,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优秀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等等,因为其在校期间大多接受的是本科教育,这些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能力本位思想的影响,没有确切的职业取向,因为教师经常使用传统落后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自身实践操作水平也比较低,另外,由于先前教师以传统填鸭式教育为主,教师往往笼统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未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学习特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严重阻碍学生发展自身创新能力,激发自身创新意识。调查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在课后没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尽管有一部分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但是坚持下去的教师少之又少。

1.3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现阶段,通过观察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地点,我们能够看出其主要于多媒体教室以及实验室之中,加之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科研地点,仅仅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能够到科研地点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科研场所,使得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之时,往往将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面,忽视提高自身实践才做能力,能够为学校以及企业克服实践难题的教师少之又少,尽管国家高职院校致力于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水平,壮大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然而未将触角伸到增强教师专业水平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为鞭策优秀年轻教师参加实践培训等活动,鼓励教师投身于公司访问之中,但是这对教师来说,只是阶段性工作,持续时间很短,无法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水平。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

2.1 紧紧跟随行业发展步伐,制定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于全民以及终身教育影响之下,其内部教师应当重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师发展历程,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该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其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步伐,高职院校教师有必要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仅仅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走在时代前沿,并制定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具体做法主要包括:首先、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专业有关的最新资讯,掌握行业内部前沿技术已。其次、走进企业,亲身到企业参与实践工作,访问企业工作情况,完成以后教师应当做出企业实践答辩,并将结果上传到高职院校内部专家评审委员手中,让委员对教师答辩做出适当的指导,倘若答辩不符合要求,教师要继续到企业实践。最后、为帮助教师确定明确发展目标,走在专业发展前沿,高职院校可亲身践行“优秀导师带动新教师之方法”,年轻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学校可让优秀并有经验的教师带动他们,让他们跟着榜样学习,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和导师的差距,进而确定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有助于年轻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

2.2 增大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建设创新培养体系

现阶段,我国不少高职院校致力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上,并不断探索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观察这些措施实践成效,我们能够发展高职院校往往凭借教学论坛以及专题研修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际上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为长期艰难项目,教师专业能力包含多方面,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教师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为系统工程,其不仅要让教师紧紧跟随行业发展步伐,制定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还应当增大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建设创新培养体系,在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详细解读教育部文件,并设置专门的创新学院,由优秀教师指导组建专业创新团队,并为学生设置安排专门的教师创新能力提高以及技能发展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其次、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实践工作,激励学生以不同角度攻克企业技术难题。最后、高职院校领导应当将提高教师创新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将学校和政府以及企业产业部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并顺应产教融合发展背景,和政府以及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设“四方合作”的创新培养体系,增大教师创新水平培养力度。

2.3 建设校企实践平台,提高教学科研专业能力

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组成情况,能够看出年轻应届毕业教师占大多数,其由于年龄比较小,没有深入到企业岗位中深入了解各个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行业背景,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其科研能力往往集中于理论研究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为其建设校企实践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专业能力,将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顺应产教融合发展趋势。

3 结束语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必要武器,教育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当前中国现代化飞速发展背景之下,中国为早日实现“大国工匠”培养目标,务必要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摆在首位,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来说,更应当顺应现代职业教育潮流,加快产教融合改革步伐,教师不断走专业发展道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通过观察现阶段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十分模糊,没有确定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创新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详细反思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普遍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水平等等。为改变这种不良现状,高职院校有必要采取合适方式:仅仅跟对行业发展步伐,制定契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专业目标,在创新思想指导下,提高教师专业创新能力,建设校企实践平台,从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科学研究水平,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产教融合趋势。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