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启示

2019-01-07丁建军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

丁建军

(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青海西宁 810016)

2014年10月有幸被学校选派到清华大学,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辅导员研修班。通过这次研修学习,让我们每位学员都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了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和把握,加深了对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1 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的特色

1953年4月3日,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这是我国高校现行的辅导员制度的开端。蒋南翔校长提出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全日制研究生为主担任。这些辅导员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被形象地称为“双肩挑”。通过61年的不懈努力,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1.1 以学生为主体的辅导员队伍体系

按照教育部24号令要求,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由教师组成,学生工作的主体也是教师。而清华大学的辅导员则由学生组成,这与清华大学始终秉承着的“辅导员本身也是学生,容易与同学打成一片,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蒋南翔语)”理念是分不开的。

1.2 系统完备的岗位格局

清华大学辅导员岗位格局日趋完善,按照专业化建设的要求,进行了很细致的分类,设有带班辅导员、团委辅导员、党建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网络辅导员,甚至后勤部门也设立有学生公寓辅导员,形成了横(带班)纵(专项)交错的辅导员岗位格局。同时,清华大学按照辅导员与学生之比为1:45的比例配备辅导员,平均每2个班配备1名辅导员,要远远高于教育部1:200的比例,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建立起了一只强有力的队伍。

1.3 严格的选拔和培养体系

清华大学构建起了严格的辅导员选拔制度。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又红又专”,即必须是中共党员,要接受过良好的社会工作岗位锻炼,品学兼优。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75%的辅导员在本科期间总体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3,绝大多数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工作锻炼经历。近5年来,在“双肩挑”辅导员中已经产生了近30位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奖者。在具体选拔过程当中,院系学管部门在大四期间就可以对候选者进行前期的一些考察考验,并安排为学生工作助理进行培养和使用。辅导员最终要在优秀的研究生中选拔产生,由院系党委公开招募、选拔、公示后上报学生部审核、备案、颁发聘书,同时要求辅导员在岗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

对于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建立起了“岗前培训、上岗培训、日常培训”为一体的全过程培训体系。上岗前,学校为新任辅导员们开设了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例如“社工案例研讨”。正式上岗时,则会有针对性地增加交流考察内容,安排新老辅导员进行交流探讨。而“辅导员沙龙”“干部选学班”“素质拓展训练”“教育部、教工委培训班”等培训则会伴随辅导员直至卸任。

1.4 全力支持辅导员的发展

由于清华大学的辅导员主体是研究生,大部分在岗时间也就几年,面临着离岗的现实问题。对此,清华大学积极构建辅导员发展支持体系,全力支持辅导员的自身发展。清华大学设有“辅导员海外研修支持计划”,支持辅导员到海外著名大学开展研修,帮助辅导员提升自己的学术和学业;针对有的导师不支持自己的学生做学生工作的情况,做好辅导员与导师的沟通工作,让导师充分理解、热心支持辅导员的工作,让辅导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专门为辅导员设立林枫辅导员奖和一二·九辅导员奖,每年都会进行表彰和奖励;为促进辅导员之间交流,在“干事业”同时“做学问”,清华大学还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读书会等活动,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设立学生工作研究项目,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积极为辅导员解决就业问题。清华大学校领导每年都会和毕业辅导员座谈,并坚持亲自把到边疆基层工作的辅导员送到岗位上去。同时加强校地合作,积极为辅导员提供就业实践、企业交流、短期挂职等机会。据统计,清华大学辅导员到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就业比例较研究生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

2 对我们的启迪

2.1 建立辅导员助理队伍,切实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负担

目前有些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尚未达不到教育部1:200的要求,1名辅导员要管理三、四百名学生,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由于学生工作涉及面很广且复杂多变,一些面向学生的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安全保健等事务性工作也直接或间接地由辅导员承担,而且这些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辅导员多方协调来做工作,还有部分辅导员承担着班主任工作。所以说,辅导员需要应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再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来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而鉴于各种因素,学校要配齐辅导员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对于一些辅导员较少而一时难以配齐的学校,可以借鉴清华大学的经验,探讨建立辅导员助理制度。辅导员助理可以由优秀研究生组成,工作期限为2年,主要职责是协助所在院系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主要承担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例如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寝室文化建设、大学生创业和社会实践等工作,这样就可以把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2 加大对辅导员的关爱与支持力度,解决好辅导员的进入和转岗问题

对于辅导员工作,很多人的认识会是这样子的:辅导员工作似乎人人都能做,对素质的要求并不高;辅导员工作很辛苦,有时是学生的“全职保姆”,但工作很难出成效;辅导员是教师,但大多不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无足轻重,在院系的地位并不高;拿那么多的精力来做学生工作还不如干点别的,比如搞科研、做项目。而对于许多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来说,也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为了建设一直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应当加大对辅导员的关爱与支持力度,要知道辅导员在想什么,要关心他们的成长。一是在辅导员最为关心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二是要提升辅导员的待遇,至少使之收入与其同等条件、同等工作量的老师收入相当;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四是要积极引进年富力强的青年人来担任辅导员工作,对于年龄偏大的辅导员,则要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和意愿,考虑他们的转岗问题。

2.3 做好顶层设计,以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辅导员工作

清华大学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制度很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有5个,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每2年就要修订一次,这就使得他们的辅导员工作给人以特别规范、特别专业的感觉。制度是保证,所以学校还是要从完善制度入手,要加强包括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内的各种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力争将“人治”变为“法治”,以制度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减少工作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要积极探索辅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力争做到学校满意、院系满意、辅导员满意、学生满意。◇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