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的形成及认知构成

2019-01-07龙锦秀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短语语法学习者

龙锦秀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1 引言

There-结构是英语中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结构。传统上there-结构都被称为存在结构。事实上,由于there的功能不同、后面所接动词的不同及动词之后名词的不同,there-结构可以进一步的分类。Birner and Ward(1998,转引自张定)和 Huddleston and Pullum(2002,转引自张定)根据there-结构所体现出的不同性质,将其分为存在性there-结构(existential there-construction)和呈现性 there-结构(presentational there-construction)两大类。存在性there-结构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是be,用来表示“某物、某人或某事件存在于某处”;而呈现性there-结构中的谓语动词则通常是表示“出现”(“appearance”/“emergence”)的动词,说明“某物、某人或某事出现于某处”。如:

(1)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2)There is your mother.

(3)There was no stopping him.

(4)There comes the first bus.

(5)There lies a road through the forest.

there-结构之后可接不定名词短语,也可以跟有定名词短语表示列举、提醒或引出新话题。后接有定名词短语的there-结构称为指示性结构,如例(2)和(4),而后接不定名词短语(前有不定冠词、零冠词、数词或其他表示非确定意义的限定词的名词短语)的there-结构称为非指示性结构,如(1)(3)(5)。指示性there-结构和非指示性there-结构之后的动词都可以是be也可以是其它动词。鉴于英语there-结构及人们对它的认知的复杂性,本文只着重讨论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的形成及认知构成。

2 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的特征

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的基本构成是There+be+NP+PP,表示“某处存在某物或某人或某事”,其本质特征为“存在关系”,PP(介词短语)是可以省略的。其中的there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表示“地点和方向”的词汇意义,在该结构中并没有语义值,只是一个表示存在的先行词,起引出话题、传递信息的作用,常需弱读。有些语言学家称之为“虚义”成分或虚指词。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中的“there的基本功能是把新的参与者引入话语”(转引自张克定2008)。该结构中的NP都是表示泛指或者不定特指的名词短语,即NP在该结构中充当真正的主语,NP之前通常都带有不定冠词、零冠词或者非特指的限定词。(虞莉2007)非指示性There+be+NP+PP结构所表达的意思与“NP(不定名词短语)+be+PP”结构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所以两种结构通常可以互换。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的这些特征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记忆,是学习者记忆的认知基础。

3 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的原型及其认知理论

There-be结构是怎么演变来的呢?人们又是怎么认知这一结构的呢?语言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there be句型中的there是“先行词”,在句子中做“临时主语”;生成语言学认为there是个“填充词”,“there be”结构是根据插入规则和移位规则,用表层结构的there填充深层结构的实义主语的位置,并将实义主语右移而形成的;功能语言学则强调的是“there be”句型的语言功能,功能主义认为将there置于句首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话题,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将信息重点置于句末,因此,there be结构被看作一种信息整合结构;系统功能语言学则把there be称为存在小句,是及物性系统网络中的六个过程之一,即存在过程;而认知语言学则主要探讨语言结构与人的感知认知和心理之间关系,这也为there be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连燕华(2007)认为,句法规则是概念结构或现实对象的规律通过各种认知方法投射到语法结构领域而形成的。而概念结构或现实对象的规律要形成句法规则,既是视觉感知过程也是心理感知过程,即思维。视觉感知是思维的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决定了人类的概念和思维,也决定了语言结构和表达形式。语言的句法结构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人类在各种身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意象图式,然后基于其上形成了基本句法结构。(王寅,2003)也就是说,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相对于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可据的,不是任意的。起源于完形心理学的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也认为,语言表达式的外在结构与内在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人们对某个事件或现象的描述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或一维的线性顺序。或者说,句子中词的顺序与其所表示的内容(事件)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先发生的动作或事件先说。这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以及思维的逻辑顺序:由先到后、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有旧到新、由已知到未知。这种认知规律和逻辑顺序反映在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就是:实体通过视觉进行感知然后映射到大脑,大脑对感知做出判断并形成某种思维方式,最后形成语言表达方式。象似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它体现在各种语言表达形式中。由此可见,句法结构是非任意的,是有理据的,亦即句法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Haiman转引自张曲2010)

例(1)中,“书桌上有一本书”,那么如何表达书桌和书之间的关系呢?在书桌和书两者之间,由于书存在于桌上,书桌相对于书,所占的空间范围较广,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据人类“由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这样的认知心理感知模式(思维模式),书桌和书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表达为:on the desk…a book。由于英语语法性很强,英语句子中主、谓语一般情况下是不可或缺的,而on the desk是个介词短语,不能充当主语。因此,on the desk…a book还称不上是句子。那么用什么动词充当谓语能够将二者有机地连接起来呢?鉴于“一本书在书桌上”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关系,而英语中的be就是一个典型的表存在的动词(当然还可以用其他表存在的动词,但如前面所说,本文只讨论非指示性there-be结构),于是就有了on the desk is a book这样的表达式,其结构为“PP+be+NP”。这种象似性很强的句子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认识,因此,on the desk is a book就是(1)的最初形式(原型)。可是英语中介词短语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on the desk is a book仍然是一个不合乎语法的句子。那么能否把它描述成a book is on the desk(其结构为“NP+be+PP”)呢?当然可以,不过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只是基本相同,而不是完全一样。前者说的是“书桌上有一本书,而不是其它东西”,而后者所强调的是“书是位于书桌上而不是其它位置”。因此两种结构不能完全等同。

4 There-be结构的语法化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个过程或现象”。(沈家煊,转引自郑银芳)语法化是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一个结构的语法化是从该结构的具体词汇意义的弱化开始的,弱化就是词汇从原有的词汇意义向语法意义、从具体意义向抽象意义的逐渐演变的过程。它涉及到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各个层面。那么“PP+be+NP”这一结构是如何演变成“There+be+NP+PP”的呢?There be在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为什么选择了there而不是其它词来代替PP呢?在英语里,表示地点的副词有两个:here和there。here用于指称离交际双方或一方较近的地点或方位,而there用于指称离交际双方较远的地点或方位。当PP(例1中的on the wall)成为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时,我们可以用一个代词或者副词来代替它,但由于代词不能单独用作状语,而且英语里也没有用于指称介词短语的单个代词,于是用there来代替on the desk说成“There is a book.”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这正是认知经济原则和交际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其中的there被用来指代地点或方向,表示“在那里”的意思,具有明确的词汇意义。但是,当交际的双方对on the desk这个语境不是共有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加上“on the desk”这个介词短语来说明book所在的具体位置,因而表达成“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这里的on the desk用来表示book的具体空间位置,而there原有的表示具体空间位置等各种功能及意义都已经弱化了,成了一个抽象方位的暗示。“there be”句型的语法化过程就这样开始了,即there be的词汇意义部分丧失,其语音也随之开始弱化,最后经过词序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固定的表达式,两个词中间不能再插入其它成份,而其中的there渐渐地不能再被其它词所取代。当抽象的存在实体被引入后,原来用以表示空间位置的there就不在具有其词汇意义了,转而变成了一个只表示存在的语法符号。这就是there-be结构含义的虚化过程:从词汇意义到语法意义、从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的演变。而人类思维是具有隐喻特征的,there be结构因受思维隐喻的作用,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最后既可以用来表达实体在空间中的具体存在,也可以用来表示事件在时间轴上的抽象存在,此外,还可以用来表示情感、思想观念等高度抽象的存在。正因为如此,there-be除了接具体事物名词表示具体事物的存在和接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的存在之外,还可以接动名词,表示动作的存在。

5 结语

象似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而语法化是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语法化与人类的认知机制密不可分。there be结构的语法化过程反映了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实到虚、旧知到新知。学习不只是记忆信息得过程,更是理解的过程,即学习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一种主动构建。作者希望本文对英语学习者有效学习和掌握该结构有所帮助。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某处存在某物或某人”方面存在的差异给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there be句型时带来了不少困难,分析和研究“there be”结构的特征、原型、认知心理及其语法化,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该结构的用法。

猜你喜欢

短语语法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健民短语》一则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