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的完善

2019-01-07鄢常勇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党员时代

鄢常勇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 330098)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况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西文化思想发生融汇碰撞,各类思想、文化充斥整个社会,这在促进中国文化多种多样的同时也在文化领域造成了一定的碰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文化的误解与对立。融汇我国优秀文化及外来优秀文化而形成一种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主流价值观其重要性在当代社会越发凸显。面对这种情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简单归纳为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也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称为一种社会的建设目标,其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归纳其应担负起的责任。首先,从国家层面来努力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目标。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的,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的美好的构想。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的基本素质进行规范与约束,以实现当代公民热爱国家、职业,对人友善、遵守法律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出现是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之中对人的要求是最为基本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引导者——党员,其在当代社会对其整体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社会速发展的情况下,人类想要在时代变革中谋求发展就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在此情况下对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以科学文化为主的知识水平而且对当代人的思想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水平。在发展思潮影响下,各行各业都迫切要求顺应时代浪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在思想教育领域更为突出,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思想模式的引领下,作为社会建设中最具活力的大学生群体促进其全面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党员进行高质量的党员培养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备资源对于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由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我国开始对大学生党员教育体制进行时代性的变革。

2 大学生党员教育基本概况

2.1 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性

党员在我国社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党员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来政党的规模的大小以及群众基础是否牢固、政党执政水平的高低、社会发展程度的强弱。在数量庞大的党员队伍中大学生党员是这支队伍中最具生命活力的群体。

2.2 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

步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飞速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时代不断进步,同时时代也向人们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聆听时代的呼唤,时代呼唤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然而在我国推广高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一直处于扩招状态,不同学校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要求也不同,然而由于大学生党员具有其他行业的党员所不具备的重要地位,因而加强、完善大学生的党员教育工作在现代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战略任务。

2.3 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逐渐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飞速出现并发展。高校扩招呈不断扩大趋势。在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情况下这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金更加捉襟见肘。由于相应的教学资金的短缺随之引发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而高校学生的党员教育便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为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仍然沿袭多年前的内容未与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也就是说高校党员教育工作未与时代相接轨,没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体现其核心内容;二则是高校党员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高校所投入的资金不足而导致我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力以谋求其长远发展。

3 完善党员教育机制的措施

3.1 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根本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要明确党员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通过相应的党员教育不断提高包括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内的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整体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党性修养以及实践能力等多种素质,这其中的每一方面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去努力提升。其次,就我国目前基本国情而言,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中的大部分工作尚未得到完善,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从而确定了具体的行动目标,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党员教育工作将我国目前的任务划分我三大部分,而这三部分的素质内容则对于拥有更高知识水平的当代大学生党员而言则要求其对于这些教育内容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最后,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的大学生在对其进行党员教育工作时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党员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

3.2 顺应形势发展,整合、增强高校教育力量

教师作为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党员教资是否深厚,讲授入党知识老师是否拥有较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的党员教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大成绩。但是受近年高校扩招影响,高校教师岗位出现大量空缺,众多高校迫于无奈下降低教师录用门槛,使得学校教资力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党员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3.3 重视后继教育,破除“重发展,轻教育”现象

“重发展轻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前紧后松”模式。也就是说,在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所有环节不能一视同仁,重视大学生入党过程的培训,而忽视大学生入党之后的继续教育。党员教育工作不能平稳、有效进行,党员教育工作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格式化,对党员的要求也在不断降低,所以为了促进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重视学生的党员后续培训、教育以保持其长远发展。

3.4 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促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在我国众多高等院校之中进行大规模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改革与完善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十分艰巨的工程。在高等院校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学校的任务和责任,应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在学校内:学校的各级领导都应该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改革给与高度的重视,努力营造良好的党员教育教学氛围,破除“重发展轻教育”的问题,并且与时代紧密结合,为高校党员教育工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相关部门:应给予高等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以相应的资金支持,避免在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出现因资金不足而导致的教育前松后紧、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众多拥有较为深厚的底蕴,充足的高质量生源、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这些为完善、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因而在高校党员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党员知识提升自身综合水平。

4 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的意义

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党员人才对于大学生个人、中国共产党、国家、社会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其本身已经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党员素质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对社会的意义不容忽视。另外大学生党员与群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时间较多,其按照党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其言行风貌对普通学生具有良好的榜样示范效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身边群众产生影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其次,学校在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对学生党员党性的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党风建设的优劣程度。而一个学校的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因而党员教育活动应该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紧密贴合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删减原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党员教育内容,添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符合时代新要求的党员教育内容,并着重提高、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时代的进步。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家作为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按照国家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对大学生的党员教育工作加入必修课程,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文件等形式表现了国家对于高等院校党员教育完善的重视,有利于促进良好校园党风氛围的营造,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活跃地参加党员培养活动促进全方面发展,在全学校乃至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当代大学生党员教学改革的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党员时代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