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李 丹

(公主岭四六二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急性轻度脑梗死属于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复发率及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让其承受较大经济压力[1]。急性轻度脑梗死早期通过溶栓治疗,尽管取得一定效果,而易出现突发脑溢血,且受治疗时间窗限制,无法大规模实施此项手术。上述不良病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时间再次复发相关[2]。目前主要通过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部分患者反馈效果良好,现分析此次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为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治80例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全部患者知情参与本次研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轻度脑梗死。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发病72 h内轻度脑梗死,通过MRI或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病变,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梗死诊断标准[3]。以随机抽签原则划分全部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57.1±5.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1±6.5)岁。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心源性脑梗死者;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过敏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饭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08703J21,生产企业:Bayer Health Care Manufacturing S.r.l.),100毫克/次,1次/天。连续治疗3个月。

1.2.2 观察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批准文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122016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毫克/次,1次/天。连续治疗3个月。

1.3 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①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情况与常人无差别,②显效,症状明显消失,③有效,症状有所消失,而未达到显效程度,④无效,症状无明显消失,或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状况越差[4]。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表格中,分别以(%)、)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存在差异,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例数(n=40)治愈9例(22.50%)、显效7例(17.50%)、有效10例(25.00%)、无效18例(45.00%)、总有效22例(55.005%),观察组例数(n=40)治愈20例(50.00%)、显效10例(25.00%)、有效3例(7.50%)、无效7例(17.50%)、总有效33例(82.50%)。观察组总有效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对照组例数(n=40)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4.21±0.64)分、(1.62±0.44)分,观察组例数(n=40)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4.23±0.70)分、(1.46±0.36)分。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46±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因为局部脑组织血供受限而出现缺血性坏死,且较大程度上损伤神经功能,不可逆,随着病情发展,血小板活化及氧自由基含量升高等均可再次伤害脑组织,导致病情变重,当不及时诊治,后果严重。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脑梗死患者,尽量控制疾病发展,有必要选取合理治疗方式,以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有学者文献研究证实,血小板凝集与急性脑梗死间关系密切,血小板凝集参与心血管事件发展,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抑制环氧化酶从而对血小板释放及凝聚起到间接抑制作用,阻碍血栓生成,其中,阿司匹林能阻碍血小板分泌,却不能有有效抑制ADP刺激后形成的血小板[5]。阿司匹林多应用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治疗中发挥抗炎及抗血小板凝集等功效,药效稳定且迅速,易于诊断剂量超标情况,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生成,用于防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氯吡格雷一般用于治疗因为血小板聚集而引发的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其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对ADP、非ADP引发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受体结合起到选择抑制作用,对血小板ADP受体作用具有不可逆性,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通过活化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来达到目的,通过口服快速吸收,血浆中蛋白结合率高,肝脏代谢产物中多没有体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机制有差异,二者连同发挥协同功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相比单独阿司匹林治疗更有效,可防止血管终点事件,有助于引导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最新SPS3研究[6]认为,相比单独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近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无法有效降低复发风险。而在本次研究中,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明显较高(P<0.05),同时治疗后NIHSS评分分明显较低(P<0.05)。说明,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经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良好,有效且安全。

总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明显提升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