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靠茶叶科技进步 提高家庭农场综合效益

2019-01-07刘汉炳廖桂明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武平县绿茶农场

刘汉炳,廖桂明

(1.武平县桃溪镇农技站,福建武平 364303;2.龙岩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福建龙岩 364300)

为引领武平县茶叶产业向优质、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提升武平茶叶产业水平,为武平茶产业树立示范性家庭农场典范,俩位笔者先后应武平县农业农村局、武平县科技局要求,分别以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员身份,于2015年以来至今进入武平县芬秀家庭农场,与该农场经营者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密切配合,指导其做了一定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从而使该农场目前成为武平县主要的清洁化茶叶示范性加工厂之一、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不仅被选为武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实践基地,还被龙岩农校选为该校学生实践基地,达到并完成了相关部门提出的预期要求和目的。现将相关工作情况小结如下供交流:

1 基本情况

武平县芬秀家庭农场是一个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场。该农场茶园位于武平县大禾乡湘村村贡头岭,面积126亩,为丘陵缓坡山地,山清水秀,云雾环绕,土地肥沃,环境优美,茶园生态条件好,园区内环绕主干道硬化0.9公里,步行道1公里,蓄水池200立方,遮荫树1500多株;该农场茶叶加工厂位于桃溪镇茶叶集中加工区内,目前厂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

2015年该农场当时情况:其茶场、茶厂与一般家庭式、小作坊式茶叶企业相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茶树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是福云六号为主,少量的福鼎大白、福鼎大毫,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二是茶叶加工设备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生产能力低。在加工机械方面存在着数量少、机械设备陈旧落后等状况,无法进行连续化、标准化生产,更不用说规模化加工;限于加工场地面积不够及厂房结构不好的限制,设备配置及安放不合理,造成无法按正常加工工艺流程流畅连续生产;在加工使用能源方面,加工厂以木柴作为主要燃料;三是茶叶产品较为单一,以炒绿为主,少量生产卷曲型茶、扁形茶;四是产品知名度较低,市场向外地市场销售拓展较为困难。

以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造成加工能力小、产量少,无法满足茶叶生产尤其是茶叶采摘高峰期的需要,让许多茶青老在山上,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产品加工质量不均匀、不稳定,产品不能及时包装和储存;其三是产品品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其四是加工成本明显较高。以上种种,使整个加工链运作不畅,茶叶产品存在低质量比例较大、价格低廉、销售不畅的状况,导致茶叶产品附加值不高,直接影响了茶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极大降低了茶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虽存在以上的不少问题,但该农场有其优势:农场经营者茶园管理水平和采制加工技术较高,有致力于打造绿色安全茶叶产业链、成为武平县示范性茶叶企业之一的想法与计划。所以,针对以上优势和存在问题,经认真分析、比较,决定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生产加工与营销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农场经济效益。

2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引进新品种

指导该农场引进乌牛早、龙井43等浙江早芽绿茶品种,调优品种结构;并引进各地茶树新品种如“福萱”、“青心一号”、“鄂茶一号”,包括从省茶科所育种室引进俗称“黄金芽”、“紫芽种”的新品种进行试验观察,为茶园调优品种结构提供后续保障。

2.2 购置机械设备

指导该农场按照《福建省茶叶初制厂改造规范》(试行)相关规定,投资近100万元根据sc食品生产要求,完善加工厂内清洁化车间、包装车间、化验室、审评室、冷藏库等设施,新购置机械设备:全自动扁茶机、60中型名优曲毫机、揉捻机组、生物燃烧机、全自动包装机等16台、套,有效提高茶叶加工的清洁化、机械化与流水线作业水平,日产量由原来150公斤提高到了目前400公斤左右、劳动力成本下降、茶叶产品质量稳定,成为武平县目前主要的清洁化茶叶示范性加工厂之一。

2.3 改变使用燃料节省成本

武平县是全国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全国知名天然养吧,作为茶叶加工生产主要燃料的木柴使用受到限制,资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且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一个人专门看守,故生产成本大,每生产一公斤斤干茶需耗木柴燃料成本5元左右。近年来以木屑、秸杆、杂草为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价格便宜,使用生物燃烧机,可控温、控时,而且清洁,并且可减少一个操作工人,生产一公斤干茶只需大约3.6元的成本。

2.4 按季节、分品种、分品类加工

指导该农场对茶园内主要种植的“乌牛早”“梅占”、“福鼎大毫”等名优绿茶品种,采取按季节、分品种、分品类加工,在保证产品符合武平绿茶“形美、色绿、香高、味浓强鲜爽、”的基本品质特征前提下,提高制优率,提高茶青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整个茶叶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2.5 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意识

指导该农场应用绿色防控体系相关技术,在茶园少施化肥、农药,并采用生态环保节能茶叶加工设备,生产市场信得过的茶叶产品;并积极推进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本年度该农场加入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信息平台,给茶叶赋码,实现了产品可追溯。

2.6 积级参加各项茶事活动

指导该农场积级参加各项茶事活动,如2018年4月参加参武平县首届中国客家绿茶茶王大赛,5月参加第九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6月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茶王(春)擂台赛。2019年1月参加龙岩市第四届农产品展销会茶王赛。

3 实施主要成效

3.1 生产能力和效益提高

2018年累计加工优质茶青茶25吨,产值125万元,实现了比较好的效益。今年2019年加工优质茶青茶30吨,产值150万元以上,实现了比去年更好的效益。

3.2 品种结构调优

茶树品种结构做到早、中、晚及产量型与品质高香与色绿的品种比例结构优化,一方面增加并美化了茶园内的花色,另一方面,为后续调优品种结构提供保障。

3.3 茶叶产品系列齐全

目前该农场能加工“武平绿茶”全部4大系列产品:梁野翠芽(扁形)、梁野炒绿(条形)、梁野雪螺(螺形)、梁野翠珠(珠形)齐全,还能生产红茶、白茶等产品。产品满足本县市场需要外,还销往周边县、市及河南、北京、广东、江西等地。由于产品质量稳定、花色品种多样齐全、价格亲民,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3.4 茶叶加工清洁化、机械化、流水线作业能力提高

一是生产线增加二条:新增全自动扁形茶生产线、螺形茶生产线;二是设备先进性增加:炒绿茶、螺形茶基本上实现半自动、流水线作业,扁形茶实现全程不落地清洁化、自动流水线作业,产品小包装全自动化;三是茶叶加工设备实现用电与生物燃料,结束用柴的历史,并且经测算每公斤干茶节省燃烧料1.4元,全年节省费用4.2万元左右。

3.5 参加各项茶事活动取得喜人成绩

近二年来参与选送的茶样先后获得2018年度武平县首届中国客家绿茶茶王大赛优质奖、龙岩市2019年度第四届农产品展销会茶王赛金奖、2018年度第九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进一步提高了该农场茶叶产品知名度。◇

猜你喜欢

武平县绿茶农场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农场假期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农场
红樱绿茶两相欢
对武平县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些思考
一号农场
武平县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
我国山区县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