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茶出口贸易常见的问题分析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红茶茶文化出口

袁 帅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我国出口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等几个种类,而且绿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与国际社会以红茶为主流消费的市场现状相背离,因此在出口结构上就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另外,我国茶出口价格远不及其它国家,缺乏品牌效应,虽然种类齐全,却没有实现整体优势,很多国内畅销的品种在国外却鲜为人知,而且深受国际进口检验标准的困扰。

1 分析我国茶出口贸易中常见的问题

1.1 出口单价较低

虽然在世界十大产业出口国中,我国茶出口单价排名位于前列,但是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以大宗茶类为主,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售茶叶原料获取收益,而发达国家通过二次加工,大大提高了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利用品牌推广效应,将产品卖向全世界,从中赚取了更多的利润,所以我国茶出口贸易价格远低于那些不产茶而加工茶的发达国家。比如,我国茶出口价格约是日本的1/8,约是法国的1/5,约是英国的1/3。日本土地资源紧张,茶产量不足,他们通过从中国等产茶大国进口茶叶原料,然后再拼配到日本品牌茶中卖向发达国家。

1.2 产品质量堪忧

欧洲、日本市场是各国茶出口贸易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一是能够获得较好的出口价值,二是能够快速的提升品牌影响力。再加上发达国家的健康意识较强,欧盟各国制定了比较严苛的茶进口检验标准,而且每年几乎都会进行调整。我国茶农在种植时缺乏环保、健康意识,经常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导致茶出口欧洲受阻,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很多出口商将市场转移到要求不那么严格的非洲、亚洲地区,所占出口比重超过70%,但是这些地区经济消费能力不高,因此只能仍然以走量为主,实际利润不高。我国茶企必须走高质量、严标准的出口之路,积极打开欧洲市场,将我国产业的主销市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1]。

1.3 缺乏国际竞争力

现如今,国际市场上比较认可的品类是红茶,包括西欧、东欧、亚洲、北美等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喜欢喝红茶,因此红茶成为国际主流竞争市场,约占全球茶叶消费总额的60%。在世界十大产茶国中,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都以生产和出口红茶为主,而我国虽然拥有较好的红茶品质,但是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小,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我国的六大出口品类中,绿茶占据了80%以上,而红茶只占10%左右。

1.4 难以发挥整体优势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种茶历史,茶叶的种类最为丰富,工艺比较完善,所以在出口基础上具备最雄厚的实力和潜力。然而在实际贸易过程中,这种整体优势并没有得以体现,国际市场除了对红茶的认可外,其他类型的茶叶消费市场却小的多,我国以绿茶出口为主,但在六大出口品类中价格最低,约是红茶、花茶、普洱茶的一半,而且小众市场容易产生波动,影响出口贸易的稳定性。比如,乌龙茶对日本市场依赖很大,占乌龙茶出口总量的70%左右,随着近几年日本市场需求量的缩减,我国的乌龙茶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其他如普洱茶、花茶等市场份额更是微不足道,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1.5 茶文化输出困难

我国几千年的茶产业滋养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然而,经过过去几百年西方社会的高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具备较强的话语权,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饮食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制,许多年轻人都以喝西方饮品为潮流,使传统茶文化难以继承和发扬。我国是结合药饮、调饮、清饮的品饮体系,而目前西方社会以调饮为主,因此调饮成为国际主流品饮方式,使得清饮日渐式微,传统茶文化的对外输出也遭受了阻碍,目前只受亚洲部分地区推崇和研究,因此,文化交流不畅严重阻碍了我国茶出口贸易。另外,许多国内茶企不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和消费需求,没有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措施,导致出口贸易被动[2]。

2 研究推动茶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文化传播,引领消费潮流

引领国际消费潮流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茶出口贸易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首先,政府应该积极组织、引导茶文化的传播,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通过各种国际场合和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文化交流、国际旅游、艺术体育等有关机构的作用,推介交流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全方位、立体化诠释茶文化,从而有效塑造茶出口贸易的国家形象。同时,积极协调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法律、政策问题,协助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鼓励出口企业勇于探索、积极竞争,让茶产品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翅膀飞向世界。企业应该做好文化营销,了解当地市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消费需求,将中西文化有效融合、落地生根,既能体现我国茶文化内涵又能融入当地文化。

2.2 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国际品牌

在消费文化潮流的引领下,企业应该严把质量关。在种植、采摘、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遵守出口贸易标准,防止被拒绝后产生更大的经济和形象损失。推动机械化生产,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在茶园管理时,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尽量应用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在包装、仓储、运输时,注意控制环境卫生和管理过程,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防止出现污染、变质、腐烂等问题。在保证茶产品质量的同时,企业应该着力打造国际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流面积、二流产量、三流出口、四流品牌这四句话就能够充分体现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据研究发现,我国七万家茶厂的销售额仅相当于一个立顿品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品牌,引领着世界饮茶潮流,而这正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2.3 细化国际市场,加强产品创新

我国的茶出口贸易主市场是亚非地区,但是出口价格却远远低于欧美市场,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我国的茶企应该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稳住现有市场,突破欧美市场,开发伊斯兰市场。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提升在红茶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低、中、高全面覆盖的产品体系,提升市场占有率[3]。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出口贸易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出口单价较低、产品质量堪忧、竞争力不足、整体优势不明显、文化输出困难等,然后尝试提出了解决策略。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我国茶出口贸易的繁荣发展,让国际社会更好的认识并认可中国茶产品和茶文化,从而实现茶出口贸易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猜你喜欢

红茶茶文化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Happy Afternoon Tea
给情绪找个出口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