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效果观察
2019-01-07鲁丽霞
鲁丽霞
(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预防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结核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经由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近些年,全球的结核病呈现死灰复燃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健康知识宣教对纠正错误认知,促进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已经成为结核病防控的一项重要手段。研究显示[1],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一个高危人群,据统计[2],学生结核病患者约占所有结核病患者的4.02%。学校属于一个群体性聚集场所,学生与学生之间接触密切,因此,一旦学校出现结核病传染源,极易在学生中暴发流行。随着近些年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本市在校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生结核病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对我国结核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效果,以期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选择本市初中、高中学校各3所,根据整群抽样法,每个初中学校分别抽取初一、初二、初三各1个班,每个高中学校分别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各1个班,共抽取18个班,共11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88名,女生528名;初中生602名,高中生514名。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首先对参与调查的调查员进行统一的培训,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并当场收回,问卷发放1116份,回收1116份,回收率为100%。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咨询专家的方式,与学校负责人共同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方案及教材,同时选定负责健康教育的教师,并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健康教育可以校园广播、观看动画片、宣传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微信号宣传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健康宣教,干预周期为2个月,干预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变化情况,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并当场收回,问卷发放1116份,回收1116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中学生中有530(47.49%)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危害,有278(24.91%)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513(45.97%)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290(25.99%)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检查方法,有223(19.98%)名学生知晓国家有免费政策,有256(22.94%)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经健康教育后,中学生中有1110(99.46%)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危害,有1098(98.39%)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1108(99.28%)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1079(96.68%)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检查方法,有1110(99.46%)名学生知晓国家有免费政策,有1114(99.82%)名学生知晓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少、生活不规律、身体抵抗力差、极易感染结核杆菌,且部分学生结核病患者害怕受到歧视,不愿意公开病史,不遵医嘱用药,极易导致病情的迁延不愈,甚至会导致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而学校为人口密集区域,导致结核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难度[3]。
学校结核病的防控策略必须基于“早发现、早诊断”的原则,除了要求结核病防治医师积极完善疫情监测、疫情处理环节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后,学生对结核病的危害、结核病的主要症状、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的检查方法、结核病的免费政策、结核病的预防措施等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果表明,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对提高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笔者体会,当前关于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学生群体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视度不足,缺乏专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缺乏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式。因此,仍需继续加大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的重视及投入,并不断丰富健康宣教方式,更新宣传手段,从而切实提高宣教效果。综上所述,在中学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结核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