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019-01-07许振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血站病患管理体系

许振河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血站,辽宁 朝阳 122000)

血液采集在现代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血液采集能为临床病患供应健康优质的血源。通常,将血液采集质量作为重要标准对血站实际工作能力进行衡量。建设系统完善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强化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促进血液采集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并能有效增强血液采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序性,进而有效保障血液制品的质量。

1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案

1.1 组织管理:强化血站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有效增强血液采集质量控制能力,才能有效保障血液采集质量,为临床病患提供健康优质的血液制品。对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血站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并强化相关教育培训,有效增强采集及配血工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明确血站管理各部门和岗位工作人员的职权,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血站在开展血液采集工作之前,血站管理人员要增强工作分配的协调性,并选拔一位职业技能较强,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作为血液采集工作的主管。

1.2 构建血液采集制度:构建血液采集制度,严格遵循卫生部门拟定和颁布施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遵循各项工作流程,确保血液采集工作符合相关制度规程。另外,在血液采集实际工作中,要对相关流程相应的文案格式及文书进行记录。血液采集工作完成后,要将血液采集所使用的相关物品以及所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分区存放,加强灭菌消毒,实现对输血安全的有效保障[1]。

1.3 加强培训工作:当前,少数医疗工作人员缺乏对输血医学技术的全面深刻认识,缺乏对输血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此,要加强对相关医疗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转变医疗工作人员的观念意识,引导医疗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输血相关技术,有效增强血液采集工作质量以及输血工作质量,大幅度降低血液传染问题的概率,并减少相关医疗风险,有效增强医疗工作质量,保障临床病患的健康。同时,少数血站管理人员缺乏对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的正确认识。对此,要转变血站管理人员的观念,引导血站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强化血液采集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血站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对医疗工作人员开展输血技术培训,增强医疗工作人员的临床风险意识,并充分认识到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有效强化教育培训相关工作,提高血液采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血液采集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进行优化更新,有效保障血液采集工作质量,增强血液采集各项工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为临床病患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制品。

1.4 强化血液储存:强化血液储存,要保持均衡的温度环境,并增强运行的可靠性,配备温度记录以及报警装置。血液采集工作人员要将所采集的血液及时在贮血冰箱内良好贮存,将温度控制在2~6 ℃,并安排专业人员检测贮血冰箱,有效保障血液保存时间,满足临床病患对血液的需要[2]。在血液采集到血液发放的全过程中,要对血液贮存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并遵循相关规定的相应格式对之进行记录。另外,要加强献血质量管理。在开展献血工作的过程中,医疗工作人员要遵循相关规定,要求献血者对身份证明进行出示,并进行健康征询和评估,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无疾病。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手部消毒,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确保献血安全。血液采集完成后,工作人员要对献血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核实,并做好相关记录。

2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增强血液采集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能有效消除血液采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1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保障血液采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能有效增强血液采集各项工作环节,特别是血液检测以及输血等工作环节的规范性。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保障血液采集工作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各项规章有序进行,能有效避免各类传染问题,能有效保障血液采集质量。

2.2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增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有效引导医疗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血液采集的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督促医疗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开展血液采集工作,增强医疗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和风险防范意识,还能有效增强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3]。

2.3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能促进血液采集工作质量实现大幅度提高,并有效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进而有效保障血液采集各项工作环节的质量,有效增强血液采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实现对血液采集质量的有效保障。

3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强化血液采集质量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有效优化增强血液采集质量控制。因此,相关医疗工作者要积极建立并完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循相关制度有序开展血站管理运营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具有较强的精准性,并强化对血液采集工作的有效监督,有效增强血液采集质量控制能力,实现对血液采集质量的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血站病患管理体系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