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死效能

邱 岳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供应室,辽宁 抚顺 113008)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血供、氧供不足而引发的心肌坏死,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1]。本研究对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DCA护理干预,探讨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脑卒中、严重脑出血倾向、肝肾疾病、肿瘤等患者。其中男52例,女22例,年龄57~82岁,平均(64.11±6.04)岁,平均BMI(24.02±6.11)kg/m2,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PDCA护理干预,具体为:①计划(P):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疾病知识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及心理调护等;②执行(D):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一对一口头宣教与指导、专家讲座等实行护理计划;③检查(C):护士长按时查房,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足情况,找出护理中的不足之处;④处理(A):定时分析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分别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情况,均为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干预前,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为(16.47±3.05)分,对照组为(17.08±3.99)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4.09±3.66)分,对照组为(19.46±3.90)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SAQ评分比较:干预前,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为(65.86±13.75)分、心绞痛稳定状态为(73.37±15.82)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为(49.87±11.46)分、疾病认识程度为(53.39±14.73)分、治疗满意程度为(49.26±9.08)分;对照组分别为(63.09±15.07)分、(71.14±14.77)分、(49.45±16.48)分、(54.88±11.45)分、(49.33±10.36)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分别为(90.66±15.43)分、(93.14±15.93)分、(69.14±15.93)分、(78.52±15.99)分、(69.20±13.75)分,对照组分别为(79.04±24.38)分、(85.75±14.76)分、(64.87±19.34)分、(72.39±15.70)分、(59.26±11.08)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PDCA循环是一套用于质量管理的循环体系,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评价的科学化、标准化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得到较多的应用[2-3]。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关键是要避免可能诱发再次梗死的危险因素,需要患者从用药、饮食、运动、精神情绪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通过PDCA护理干预,首先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然后进行执行、检查、处理,对于反馈回的问题,及时总结分析,调整护理计划,即重新进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个流程,这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4-6],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增强患者对心肌梗死知识的了解及相关护理,防止再梗死。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过PDCA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同时心绞痛发作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疗满意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DCA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心绞痛心肌梗死效能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