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模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019-01-07于芳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支原体依从性肺炎

于芳源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支原体肺炎(MPP)由肺炎支原体所致,儿童免疫系统处在发育阶段,容易发生感染此病,以秋冬季常发季节,受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每年MPP发病率不断上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本病主要治疗药物,于治疗中强化护理干预,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增强儿童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13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全部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现具体分析此次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随机抽签原则划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经不同护理途径治疗13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确诊为儿童支原体肺炎,每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50例,女15例;年龄1~7岁,平均(2.6±1.4)岁;发病时间1~7 d,平均(3.2±1.0)d;观察组中男48例,女17例;年龄1~6岁,平均(2.5±1.5)岁;发病时间1~6 d,平均(3.3±0.9)d。两组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留意患者病情,进行实施呼吸道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PDCA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对PDCA护理模式总体而言,编制完整有效护理计划;落实相关护理方案;抽查护理干预措施执行状况;控制及处理护理干预流程质量。具体来说,PDCA护理模式具体划分为4个方面,针对护理问题因素做出分析;根据评估结果,编制合理有效护理干预方案;由护人员评估并落实护理方案;检查及评定护理干预效果,如两侧鼻孔是否通畅及鼻导管吸氧状况。

1.3 评价标准:对比两组临床依从性,其包括护理前后佳、一般及差临床医疗性;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时间包括退热、止咳及扁桃体充血消失等时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其包括注射部位痛、皮疹、胃肠道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表格中,分别以(%)、(±s)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并予以χ2检验、t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存在差异,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依从性:对两组临床依从性比较(%),对照组例数(n=65)佳护理前18例(27.69%)、护理后27例(41.54%),一般护理前21例(32.31%)、护理后20例(30.77%),差异护理前26例(40.00%)、护理后18例(27.69%)。观察组例数(n=65)佳护理前20例(30.77%)、护理后48例(73.85%),一般护理前17例(26.15%)、护理后9例(13.85%),差护理前28例(43.08%)、护理后8例(12.31%)。两组佳、一般及差护理前临床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佳、一般及差护理后临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及住院时间情况:对两组临床症状消退及住院时间比较(±s,d),对照组例数(n=65)退热时间(3.50±0.95)d、止咳时间(6.91±2.40)d、啰音消失时间(8.88±2.55)d、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7.82±2.73)d、住院时间(11.73±1.95)d。观察组(n=65)退热时间(2.47±0.93)d、止咳时间(5.96±1.78)d、啰音消失时间(7.22±1.57)d、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6.26±2.56)d、住院时间(10.36±1.61)d。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例数(n=65)注射部位痛4(6.15%)、皮疹6(9.23%)、胃肠道反应9(13.85%)、不良反应发生率19(29.23%),观察组例数(n=65)注射部位痛1(1.54%)、皮疹2(3.08%)、胃肠道反应3(4.62%)、不良反应发生率6(9.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中医将其归为温热病范畴,发病机制多是肺气郁闭、化热生痰及壅阻气道[2]。

相比儿童MPP治疗护理中常规护理,PDCA护理模式让患儿具有较高治疗临床依从性及疗效,主要原因在于:①逐步优化常规护理,凸显护理措施有效性;②PDCA护理模式流程个性且细致,为患儿提供更充分护理;③护理目标较明晰,科学有效实施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水平及质量[3]。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可能是PDCA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疗效,所以,PDCA护理模式的使用,使患儿MPP早日康复[4-5]。PDCA护理模式应用,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查找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逐步完善护理方案。

胡继芳等[4]研究PDCA护理模式护理效果较好,这与发现及处理临床护理有关,体现了PDCA护理模式的优越性。宋丹等[6]研究证实,PDCA方法有一定局限性,PDCA研究基于临床多年经验而获得,实验性研究仍需深入,容易受惯性思维及固定模式影响。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佳、一般及差护理后临床依从性均明显较优(P<0.05),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说明PDCA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临床反馈效果理想,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短时间消除临床症状,提前出院,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经PDCA护理后,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前康复及出院,值得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猜你喜欢

支原体依从性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