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妊娠期及围生期水痘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诊治
2019-01-07刘兰
刘 兰
(丹江口市国药汉江医院,湖北 十堰 442700)
水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毒DNA,是人类疱疹病毒之一,唯一宿主是人类,当初次感染之后则会引发水痘,常发于儿童群体,但成人发生水痘症状更为严重,严重可发生肺炎与肝炎等[1]。妊娠期水痘发病率较小,但发病之后需要立即采用有效方法处理,会降低母婴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对妊娠期妊娠期及围生期水痘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诊治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及围生期水痘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5.06±2.37)岁;孕8周内1例、孕周14~20周7例、孕周26~40周9例、产后1周3例;其中明确存在水痘接触史有6例患者,存在高热症状17例,体温为38.5~39.5 ℃,存在低热4例,体温为37.0 ℃,持续时间3d内;实验室检测:脓液培养显示存在鲍曼不动杆菌2例,一过性ALT升高3例,C反应蛋白升高5例。
1.2 方法。治疗方法:入选患者明确诊断结果后均住院并给予隔离处理,之后给予饮食清淡与补液等支持治疗,发热时应用物理降温,若效果欠佳且体温持续>38.5 ℃,及时给予乙酰氨基酚等退热处理;存在高热持续不退且皮疹密集情况的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给予阿昔洛韦针,每日3次,每次7.0~8.5 mg/kg,持续治疗7~10 d;存在皮肤细菌感染情况,给予青霉菌素或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外用,对于瘙痒现象明显的患者,需要给予西替利嗪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并分析妊娠结局,患者分娩后给予随访,观察并记录新生儿评分(Apgar)有无存在水痘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100.00%);妊娠结局:1例(5.00%)孕8周在停经55 d后出现水痘感染现象,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均痊愈,且要求给予人工流产来使妊娠终止;7例(35.00%)孕14~20周患者中足月且自然分娩5例(71.43%),足月行剖宫产分娩2例(28.57%),新生儿Apgar评分为1~5分/10分,体质量检测为3200~3700 g,随访新生儿后发现未存在水痘感染情况;9例(45.00%)孕26~40周患者中足月且自然分娩5例(55.56%),1例羊水过少(5.00%)于36周时行剖宫产分娩,3例要求于足月剖宫产分娩(15.00%),新生儿Apgar评分为1~5分/9~10分,体质量检测为2600~3900g,随访新生儿后无水痘感染情况发生;3例(15.00%)产后1周患者均为自然分娩后发生水疱感染,随访新生儿后未发生水疱感染情况。
3 讨 论
水疱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常伴有乏力与发热等先前表现,而后会发生红斑丘疹且有瘙痒感,会先发生与头面部,之后向四肢、躯干等部位蔓延发展,造成皮损情况后,该部位会快速发展为附近皮肤红晕水疱,甚至蔓延至口腔黏膜[2]。水疱在形成脓包的阶段会结痂后痊愈,通常水疱病毒传播途径为空气或解除本体,潜伏期多在半个月左右,妊娠期水痘感染病情较其他群体更为严重。
有研究显示,妊娠期水痘相比起普通的水痘皮肤的结痂时间会延长,极易出现细菌感染症状。本次研究中显示高热症状17例(85.00%)、继发细菌感染2例(10.00%)、C反应蛋白升高5例(25.00%)分析后可明确与病毒血症有一定联系,而ALT升高存在3例(15.00%),则显示肝脏可能受到水痘感染的影响[3]。妊娠期与围生期此阶段出现水痘感染情况会对胎儿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于妊娠早中期发生水痘感染,胎儿可能会出现患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的情况,其主要表现在肢体发育障碍、皮肤瘢痕、小头畸形等[4],本次研究中有8例妊娠20周前的患者,行人工流产1例,其余7例新生儿均无发生异常情况。而在妊娠晚期出现水痘感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水痘感染,新生儿可经过产妇产道、胎盘和分娩后接触到本体而受到感染,尤其是对于分娩前3 d~分娩后2 d极易发生水痘皮损情况[5],同时新生儿未从母体内得到具体保护性的抗体,因此该阶段感染水痘概率较高,因此孕妇位于分娩前期若发现有水痘感染情况,尽量将分娩时间延长,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使新生儿能够被动得到具有保护性的抗体,进而确保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妊娠期及围生期水痘感染应当积极采用抗病毒治疗,进而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