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临床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9-01-07韩景田张晓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5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皮质醇

贾 鹏 韩景田 张晓勇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麻醉科,辽宁 抚顺 113008)

手术应激反应是由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手术、麻醉对机体的生理性伤害所引起的一种身心综合征[1]。过度的应激反应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明显改变,增加手术风险。氟比洛芬酯为非甾体类镇痛药,本研究旨在探讨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临床镇痛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6例,纳入标准:①ASA分级Ⅰ~Ⅱ级;②无服用阿片类药物或者甾体激素类药物;③无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或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等。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2~79岁,平均(71.84±6.38)岁,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手术麻醉方案相同,术后拔气管导管后,对照组不进行静脉镇痛,研究组连接PCIA泵(含氟比洛芬酯200 mg),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量每次2 mL,锁定时间30 min。

1.3 观察指标:检测术前、拔管即刻及镇痛后24 h的血糖与皮质醇水平,并记录镇痛后1、3、6、12、24 h疼痛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的血糖与皮质醇水平比较:研究组术前血糖为(5.09±1.11)mmol/L、皮质醇为(11.56±2.49)μg/dL,拔管即刻分别为(5.79±1.40)mmol/L、(4.57±1.29)μg/dL;镇痛后24 h分别(4.58±0.39)mmol/L、(2.58±0.80)μg/dl。对照组术前血糖为(5.28±1.47)mmol/L、皮质醇为(11.22±2.09)μg/dL,拔管即刻分别为(5.15±1.03)mmol/L、(5.93±1.43)μg/dL;镇痛后24 h分别为(6.90±1.37)mmol/L、(6.97±1.66)μg/dL。研究组镇痛后24 h的血糖与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各时间疼痛评分比较:研究组镇痛后1、3、6、12、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34±0.57)分、(1.41±0.61)分、(2.05±0.66)分、(1.27±0.69)分、(1.24±0.33)分,对照组分别为(3.55±0.71)分、(3.05±0.92)分、(4.89±0.74)分、(3.91±0.50)分、(3.91±0.50)分、(2.48±0.61)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各类急性疼痛中,由手术致组织损伤性疼痛占到44%左右[2],若术后镇痛不当,术后急性疼痛也可能转为慢性疼痛。创伤性骨折术后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的痛觉,还会影响心情,影响康复进程。电生理学研究表明,术后外周会出现痛觉敏化,其中的产生过程涉及乳酸、神经生长因子及补体分子等多种因素的参与[3]。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应激反应能明显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需要积极对待处理,有效的镇痛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生存质量的重用措施。目前很多学者主张多模式镇痛,以提高镇痛的效果。氟比洛芬酯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的作用,可通过作用于外周与中枢,使环氧化酶得到抑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生物的生成,减轻神经末梢感受,减少疼痛知觉[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镇痛后1、3、6、12、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出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应激反应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增强而致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5]。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过强将会影响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镇痛后24 h的血糖与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氟比洛芬酯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的疗效可靠,并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皮质醇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氟比洛芬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