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阳性菌阴性菌革兰

黄 侠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脑血管意外、外伤、神经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需他人协助等情况,极易发生感染,严重时甚至会致人死亡[1]。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受自身免疫力低下、抗菌药物反复使用等因素影响,增加了其感染风险[2]。为了有效防控患者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提高抗感染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对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72例,女65例,年龄6~78岁;根据病历资料显示,137例患者包括脑血管意外76例,严重心肺功能衰竭26例,外伤12例,神经肌肉疾病9例,其他14例。剔除非长期卧床患者、不符合《2011年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及管道指南》中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病例、无法获取痰液标本者、合并免疫异常疾病、近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是细胞毒药物治疗病例。

1.2 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当细菌总数≥100 cfu时表示其呈阳性[3]。在此基础上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菌株药敏性测试,做好数据记录工作。

2 结 果

2.1 137例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137例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培养共计124株,包括溶血性链球菌14株,占比11.29%;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比7.26%;肺炎链球菌12株,占比9.68%;肺炎克雷伯菌26株,占比20.97%;铜绿假单胞菌19株,占比15.32%;大肠埃希菌27株,占比21.77%;鲍氏不动杆菌6株,占比4.84%;其他11株,占比8.87%。其中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

2.2 主要革兰阳性菌和常用药物的药敏结果:经过药敏试验发现,不同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了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结果如下:苯唑西林:100.00%(9/9)、35.71%(5/14)、50.00%(6/12);青霉素:55.56%(5/9)、64.29%(9/14)、50.00%(6/12);阿奇霉素:100.00%(9/9)、78.57%(11/14)、58.33%(7/12);头孢美唑:55.56%(5/9)、42.86%(6/14)、50.00%(6/12);头孢硫脒:55.56%(5/9)、42.86%(6/14)、41.67%(5/12);头孢吡肟:33.33%(3/9)、21.43%(3/14)、25.00%(3/12);万古霉素:0、0、0;替考拉宁:0、0、0。由此可知,主要的3种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尼耐药性为0,抗感染药效更高。

2.3 主要革兰阴性菌和常用药物的药敏结果。药敏结果发现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如下:头孢吡肟:36.84%(7/19)、40.74%(11/27)、34.62%(9/26)、100.00%(6/6);头孢哌酮:21.05%(4/19)、11.11%(3/27)、7.69%(2/26)、33.33%(2/6);头孢噻肟:63.16%(12/19)、59.26%(16/27)、57.69%(15/26)、100.00%(6/6);头孢美唑:63.16%(12/19)、66.67%(18/27)、65.38%(17/26)、100.00%(6/6);美罗培南:0、0、0、16.67%(1/6);左氧氟沙星:73.68%(14/19)、74.07%(20/27)、76.92%(20/26)、100.00%(6/6);亚胺培南:0、0、0、16.67%(1/6);哌拉西林:68.42%(13/19)、66.67%(18/27)、65.38%(17/26)、100.00%(6/6);氨苄西林:68.42%(13/19)、70.37%(19/27)、69.23%(18/26)、100.00%(6/6);阿米卡星:15.79%(3/19)、25.93%(7/27)、19.23%(5/26)、33.33%(2/6)。由此可见,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这些抗菌耐药性较低,说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3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肺底部水肿、痰液吟留不长、肺底部淤血关联密切,且大多数长期卧床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极易出现误吸事件,增加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环节[4]。相关报道显示,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多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5]。本文研究证实,137例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共计124株,主要包括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与既往报道相吻合。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结果可知,大多数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严重,对二、三代头孢、青霉素等常用抗生素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药物敏感性较低,极易影响临床抗菌效果[6]。根据本文药敏结果可知,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尼较为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采用上述药物对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防治长期卧床合并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事件发生,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宜选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尼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提高抗感染疗效。

猜你喜欢

阳性菌阴性菌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