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观察

2019-01-07许晓松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抑制性骨髓外周血

许晓松 姜 军 尚 悦 吴 超

骨髓抑制性细胞是一组具有免疫抑制力的另类细胞亚群,其在人体内聚集程度决定着乳腺癌发生及病情进展,骨髓抑制性细胞还在肿瘤免疫耐受机制及免疫逃逸经过中发挥了作用[1],并与乳腺癌患者转归、疗效及预后有紧密联系。我国老年人口也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但涉及上述内容专项研究较少,为此我们选择了一组近年在我院确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为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人,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条件:①首次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尚未接受过治疗;②年龄≥60岁;③女性。排除条件:近期接受过抗菌素及免疫治疗患者。本文入选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26例,年龄61~79岁,平均(64.74±8.65)岁。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我院医院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女性29例,年龄62~78岁,平均(65.25±9.70)岁,两组对象年龄分布无明显区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浓度测定方法:本文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浓度测定,并随后购置同一公司荧光标记专用单克隆抗体试剂盒,按盒中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两组对象外周血标本采集时间均在入选后1~3d进行。

2.结果

表1为两组对象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浓度比较。结果表明,老年乳腺癌组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欧美国家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中,年龄≥65岁患者约占1/2。我国癌症流行病学统计中心新近发布的全国癌症发病率数据中,60~79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占到了不分年龄整体乳腺癌患者的31%,我国各城市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率比较中,近5年来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高居前列,以局部性或局部晚期癌临床分期较多,并成为她们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特征与外周血标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很重要。骨髓抑制性细胞属于体内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DC细胞正常生长经过中的未成熟阶段,多由肿瘤存在的微环境诱导产生,并在癌症患者的瘤体组织、淋巴器官及外周血中呈高浓度表达。新近发现,骨髓抑制性细胞属于免疫抑制信号家族成员,其通过诱导产生抑制性细胞,分泌抑制性因子及发生接触性抑制途径扮演着免疫抑制角色[1]。研究者们还在一些常见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检出了具有骨髓抑制性细胞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识,这些可作为癌症确诊及病情评估依据。我们选择了一组近年来在我院确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为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的同性别老人,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情况,发现老年乳腺癌组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本结果可知,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显著增高可作为老年乳腺癌辅助诊断特异性标识。国外一些肿瘤科同行们[2~4]从不分年龄的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分别检测到了较高浓度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后结论与本文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显著增加,本特征可作为免疫学确诊、评估病情及判断疗效的参考数据。但本文结论还属于初步的,今后还有待于多中心、大规模的老年人群临床样本证实。

猜你喜欢

抑制性骨髓外周血
抑制性建言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吐哈油田神泉8区块有机盐钻井液技术现场实践
赞美骨髓
钻井液及油气层保护技术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