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9-01-07于保旭
于保旭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瓦房店 116300)
食管癌属于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食管癌的基本方法,但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创伤性伤口,引起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增加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从而降低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全面恢复,降低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出现手术治疗失败的现象。通过全身麻醉能够对大脑皮层投射系统进行有效的抑制,但是却不能对交感神经系统进行抑制,导致患者发生多种应激反应。为了能够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及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控制痛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应该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因此,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匹配的原则,将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麻,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肠胀气等情况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匹配的原则,将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例数为17例,女性患者的例数为14例,患者的年龄在40~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43±6.14)岁,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4±2.11)h;观察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例数为16例,女性患者的例数为15例,患者的年龄在41~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61±5.73)岁,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41±2.46)h;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食管癌;②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③患者均接受过腔镜食管根治术治疗;④患者与患者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患有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③患者脊柱畸形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④凝血功能发生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全身麻醉进行麻醉,具体做法如下: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进行上肢静脉开放处理,局部麻醉下桡动脉穿刺治疗位置,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心率、心电图、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脉搏氧饱和度以及脑电双频指数等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在为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使用咪唑安定0.05~0.1 mg/kg、依托咪酯0.2~0.4 mg/kg、罗库溴铵0.6 mg/kg以及舒芬太尼0.5~1.2 μg/kg,在5 min后[1],在双腔气管中插入导管,准确的定位纤支镜。在为患者进行双肺通气时,应该确保患者的呼吸频率能够控制在10~12次/分钟,潮气量为6~9 mL/kg;进行单肺通气时,应该将呼吸频率控制在12~14次/分钟,潮气量为4~7 mL/kg。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温检测,并且为患者进行保温措施,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6 ℃以上。在术中应该进行控制性输液,帮助患者保持尿量。在术后,为患者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2 mg/kg[2],以及阿托品0.01 mg/kg,当患者能够自主呼吸且意识清醒后,将气管导管进行拔除处理,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连接,其配方为生理盐水250 mL、氟比洛芬酯250 mg、舒芬太尼7.5 μg/kg,将背景剂量与负荷量设定为2 mL/h,时间为15 min[3]。
1.2.2 观察组:对患者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硬外膜麻醉,具体做法如下: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兑换和进行常规的消毒穿刺处理,穿刺的深度大约为4 cm,取4 mL的1.5%利多卡因注射液[4],严密观察患者的麻醉平面,确认有效。而后采用与对照组仙童的全麻诱导,同时完成双腔器官导管、纤支镜定位。术中的硬膜外麻醉维持,取4 mL的0.25%罗哌卡因注射液[5],1 h为患者注射1次,其与对对照组相同。在术后,为患者连接好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同时保留硬膜外导管,配方为8 mg/kg罗哌卡因、100 μg舒芬太尼、250 mL的0.9%生理盐水[6],负荷量与背景剂量为2 mL,时间为15 min。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恶心呕吐、肠胀气等情况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排气时间为(44.71±4.33)h、排便时间为(48.67±3.46)h、进食时间为(5.17±0.64)d。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排气时间为(61.13±4.94)h、排便时间为(52.74±3.61)h、进食时间为(7.14±0.93)d,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围生功能的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恶心呕吐、肠胀气的发生率分别为(11.04%)、(16.41%),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恶心呕吐、肠胀气的发生率分别为(31.24%)、(41.7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食管癌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性大等特点,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呼吸与循环系统,从而提高了手术的风险,使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十分容易出现胃肠功能失调的情况。在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肠胀气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十分不利于患者创伤的愈合,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手术治疗失败。所以,应该针对食管癌患者行腔镜手术采用有效、合理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7-8]。
经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采用全麻符合胸段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排便时间与排气时间,而且也能够加速患者进食的时间,主要就是因为硬膜外麻醉能够帮助患者降低交感张力,使患者的迷走神经增加张力,从而有效的进行牵拉与阻断反应,增强患者全身麻醉时的胃肠蠕动情况,同时,硬膜外麻醉也能够对一些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环节,保护患者的胃肠道等器官功能。
由此可见,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麻醉,可有有效的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使患者体内的电解质保持平衡,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使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