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07高建民
高建民
(辽宁省朝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手足口病为具有高发病率的儿科疾病,肠道病毒71型为导致手足口病感染的主要因素,其年龄≤5岁者更为严重,主要以手足皮疹、溃疡及手足抖动为临床表现[1],约有超过80%的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体征无特异性,其可通过粪-口直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如不予以及时的诊断,将导致病情急剧进展,严重可导致脑水肿、心肌炎,危及生命安全[2]。RT-PCR为逆转录聚合酶反应,但会出现假阳性风险,影响检测结果,故需联合检查方案共同诊断[3]。本研究为探讨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分别对其采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及肠道病毒核酸联合抗体检测,男性患儿、女性患儿各为57例、43例,平均年龄值为(5.30±1.17)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38±0.47)d,其中合并手足抖动者64例,发热100例,皮疹91例,继发性水肿或心肌炎者6例。
1.2 方法:上述患者均行血细胞检测分析,经心电图、X线胸片等常规检测中,将继发性感染排除后,采取无菌棉对于患儿的咽部破裂的疱疹液进行擦拭,并予以无菌盐水(3 mL)进行保存,2 h内采取病毒核酸检测,首先采取棉拭子溶解液予以离心措施,转速为3000 r/min,10 min为离心时间,弃上清液,采取RNA抽提试剂盒,由Qiagen公司提供,并取得沉淀的RNA,采取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予以EV71病毒检测,患儿的外周静脉血液采取真空干燥管进行收集,剂量为3 mL,待血液凝固后,予以离心分离血清标本措施[4],时间为10 min,对于EV71抗体的检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上述措施均依据仪器、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观察100例手足口病患者经对应检测方案干预的检测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100例手足口病患者经对应检测方案干预的检测阳性率为计数数据,用“%”的形式进行表示,采取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100例手足口病患者经对应检测方案干预的检测阳性率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本文研究中,经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6.00%,高于单纯抗体检测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P<0.05。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例数为80例,阳性率为80.00%。抗体检测:阳性例数为52例,阳性率为52.00%。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00%(96/100)。
3 讨 论
手足口病为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当婴幼儿的免疫力低下时,其可统括空气,粪-口传播,当患儿皮肤皮疹、破裂出现水泡渗出液时可导致接触性传播。目前发现柯萨奇病毒16型及EV71型病毒为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患儿主要以皮肤疱疹、发热为临床症状,如不予以及时的治疗,将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我国于2008年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强化预防感染措施为预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但临床中对于手足口病的诊疗尤为重要,可为临床中制定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ELISA法对于试剂、仪器需求低,且操作更为便捷,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并实施,但其检测的特异度较低,可导致假阴性结果。PTPCR检测可出现假阳结果,且对于试剂的要求较高,故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多采取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核酸/病毒检测的假阴性/阳性的结果,弥补单一诊断的不足,以此提高诊断的效果,本文研究数据显示,本文研究中,经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6.00%,高于单纯抗体检测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P<0.05,表明对手足口病诊断采取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郭慧娟等[5]在《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表明,对于手足口病诊断采取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与本文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对手足口病诊断采取肠道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