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紧急应对及护理
2019-01-07张黎
张 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 401120)
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24 h内,产妇失血量总超过500 mL[1],在临床中产后出血在产时,以及产后2 h内发生率最高。产后出血是一种产科常见的产时产后并发症,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健康。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在产时准备判断原因,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点。查、分析。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发生产后出血病例35例,现分析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以及助产士紧急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35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28.6±5.4)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7例。25例在分娩时出现宫缩乏力症状,10例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症状,检查确定为软产道裂伤。实时监测发现所有患者心率均有增快,(123±20.4)次/分,18例患者诉心慌、胸闷。
1.2 方法:发现出现产后出血后,立即由巡回护士,简要汇报值班医师,立刻通知值班医师进行抢救,同时由值班医师先口头下达临时处置医嘱。台上助产士判断出血原因。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病例,立即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在按摩子宫的同时要静脉滴注缩宫素,宫颈注射麦角新碱,或三角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体药物由医师医嘱为准。若发现宫缩良好,判断为软产道裂伤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迅速寻找裂伤部位。对于宫颈裂伤的病例,采用卵圆钳钳夹方式先行控制出血,对于阴道壁裂伤的病例,先行局部压迫。待助手以及医师到场后,多人合作暴露下行裂伤缝合止血。另外,由巡回护士抽血、交叉合血,保持分娩前建立的静脉通道通畅,加快输液速度,维持体液循环。心电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表情,测量患者出血量。在紧急处理止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安抚,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医护都需要注意言语措辞,不要让孕妇产生恐惧情绪,适当的采用麻醉,以及条件合适时可以将新生儿抱至产妇旁转移其注意力。使产妇能良好的配合抢救工作。
1.3 效果观察:对所有患者的出血情况、抢救后结局进行调查,由对应助产士负责调查、整理、分析原因、持续改进。
2 结 果
35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成功止血,无死亡病例,存活率100%。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母乳喂养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3.5±1.7)d。随访半年以上,无席汉氏综合征发生。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2]。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在产房内经阴道分娩时,临床上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助产士作为最早发现,最早施予处理的人,对产后出血的积极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院情况的总结,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能够更好的控制产后出血量。
3.1 第一产程除了观察产程进展外,还要关注孕妇的一般情况,比如精神状态等,保证其充分的休息和足量的饮食,拥有充分的体力应对分娩[3]。对于产程异常的需要积极处理。
3.2 第二产程时,助产士须指导孕妇正确屏气,正确使用腹压,双手提拉产床以及双脚下蹬产房的方向。合理的用力才能顺利度过第二产程。巡回护士需常规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畅通,在胎儿娩出后能及时的静滴催产素,留置针宜选用直径稍粗的,如18号。助产士需要与孕妇良好沟通,安抚其情绪,使其在疼痛是合理用力,而不是在产床躁动,条件允许的医院可采取家属陪产的方式,使产妇情绪更稳定,心态更平和。胎头娩出时,需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避免胎头娩出过快,加强会阴保护,预防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时及时对于阴道出血多的病例及时判断,按流程紧急处理。
3.3 胎盘娩出前,可以轻柔按摩子宫,促进宫缩,相关文献[4]指出,宫缩剂的使用能大大的减少产后出血。药物应用的流程可根据具体医院情况,经科室讨论通过,目的即为尽早的应用宫缩剂,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第三产程中,根据胎盘娩出的征象判断胎盘是否剥离,适时牵拉脐带娩出胎盘。在剥离胎盘之后,要对胎盘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胎盘缺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胎盘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积极探查其宫腔,同时采取措施促进子宫收缩[5]。
3.4 助产士应对产后出血时,应按照流程迅速判断,积极处理。我院现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已趋于成熟,我们发生的35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成功止血,无死亡病例,存活率100%。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在完成产后出血抢救后,产后应在产房继续观察2小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阴道出血情况,患者诉肛门坠胀时需警惕局部有无血肿产生。对于产后出血病例,建议常规留置尿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诱发后续的产后出血。
3.5 一般护理方面,需要保持环境整洁,通风,告知产妇家属,保证产妇的休息,取得家属的配合支持,使产妇能加强营养。同时需要注意护理产妇的会阴清洁,鼓励其早下床活动。在处理产后出血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助产士应保持镇静,有条不紊,要有爱伤意识。对产妇及其家属细心耐心,和医师一道适当地解释有关病情和实施处理的目的,取得产妇和家属的理解信任。
助产士作为特殊的护理人员,助产士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要掌握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平日加强产后出血预案的演练。接收转入孕妇时,需要全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积极重视。产后出血发生时,需按流程紧急应对,尽早的良好的控制住出血,保障产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