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阈下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研究新思路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馆员茶文化心理健康

李 璐

(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开封 475001)

1 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健康心理能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1.2 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概述

图书馆馆员心理方面的学术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据中国学术期刊网显示,研究馆员心理的期刊文章达到上千篇。如向李娟等在《图书馆馆员心理工作环境测量问卷设计研究》中,经过开放式问卷访谈、预试及正式调查程序,研究编制的馆员心理测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工具。又如易红等在《图书馆员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实证研究》一文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57名图书馆员进行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图书馆员心理健康的有效预测变量。如井水等在《图书馆2.0背景下馆员心理契约研究——基于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员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对陕西省高校馆员294个样本的实证调研,了解Lib2.0时代馆员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从图书馆责任和馆员责任两方面提出改善馆员心理契约的建议。如王缨缨在《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以解决好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总之,我国关于馆员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很多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来为馆员服务。而当今社会,图书馆馆员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找到新的思路来保障馆员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1.3 当今时代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

图书馆馆员的心理健康与否非常重要。正负面情绪影响着馆员的思维和行为,进而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品质。而当今时代下,图书馆馆员的心理健康面临着以下问题:

1.3.1 多样的服务方式使馆员的压力增大

在这个时代,有传统纸质文献资源也有网络传播的电子资源,通过手机等新型终端产生的信息资源也需要图书馆建设与维护,使得图书馆员对读者的日常信息服务过程中,需要加倍兼顾多样化、立体化的服务渠道,压力剧增。

1.3.2 全新的角色使馆员的责任加大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准确性势必不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承载社会文化服务与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也要学会辨别不良信息并教育公众如何辨别。馆员的责任更大了。

1.3.3 广泛的服务空间使馆员的适应力增强

在这个时代,图书馆馆员既要建立物理空间,传播信息;还需要适应网络空间;甚至也需要适应无线电空间。这就要求馆员的适应能力要增强。

1.3.4 越发个性化的读者使馆员的焦虑增多

对图书馆来说,自媒体时代要根据每个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及每个读者本人的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但每个读者的个性不同,馆员的素质却需要全面发展,以适应不同的读者,这也带来了一定的焦虑情绪。

面对以上问题,图书馆馆员若要保持情绪的平稳、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找到适合这个这个时代的方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2 我国传统茶文化介绍

2.1 茶的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适度饮茶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茶叶中的茶多酚甚至有抗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饮茶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演变为一种放松身心的心理需求。如今品茶已成为是一种优雅的娱乐和社会活动,人们越来越通过饮茶来安抚心灵、释放压力。

2.2 茶文化的历史和精髓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它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互敬互爱。此外,它也有让人修身养性的哲学理念,并蕴含着道德情操与待人接物的思想。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品茶陶冶情操,在品茗中尝尽人生的各种滋味。而茶文化更倡导淡泊明志,这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在如今这个功利泛滥、物欲无尽的时代,茶文化精神也许能成为解决一些社会难题的有效方法。基于此,可以将茶文化思想融入图书馆工作中,来有效调节馆员心理健康。

3 茶文化视阈下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的新思路

引入茶文化,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自身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让茶多酚有机进入馆员体内。馆员身体变好,心理健康因素自然会随着体质的增强而有所提高。

3.1 图书馆馆员通过茶文化,学会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3.1.1 自觉养成饮茶习惯

现在的时代,读者遇到问题与不满,很可能直接传到网络上,曝光隐私。这就无形中给馆员造成了新的压力。因此馆员一方面要了解时代特点,甚至学会使用手机等先进手段,以免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馆员要让喝茶代替饮料,一是为身体健康,二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3.1.2 积极参加各种茶文化活动

无论什么时代,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都是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图书馆馆员愿意不仅在工作中,而且在工作以外的业余生活中释放自己的能量。各种茶文化活动,都是有益于馆员开展社交以及各种有助于自我发展的社会活动,从而释放与缓解不良心理。

3.1.3 参加茶文化为主导的心理课程

积极学习有关茶文化的课程,学会检查自己的压力源。当你感到不快时,尝试去接受。当图书馆馆员有了顺其自然的态度,把情绪当作人生来便有的自然现象,便不会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而不能自拔。

3.2 图书馆管理者利用茶文化帮助馆员调节心理健康

3.2.1 重视茶文化环境建设

图书馆要在馆内让馆员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绿化、山水、名人雕像等方面入手,构建起浓郁的茶文化气息。与此同时,在图书馆的休闲区域,可以设置茶亭、茶桌等设施,从而促使馆员和读者在了解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茶文化活动进行实践。

3.2.2 举办茶文化有关的心理课程,普及茶文化

茶文化方面的老师能将其文化内涵与图书馆馆员现实问题、心理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馆员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茶文化的精髓引导馆员培养健康情绪,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有一定的心理抗压力,才能时刻以正面情绪面对读者,促进心理健康。

3.2.3 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丰富馆员生活。

图书馆可开展探讨茶文化在馆员情绪教育中价值的演讲比赛与辩论赛,以及开展茶文化知识竞赛和茶艺表演活动、特别是开展撰写如何通过茶文化提高自己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推动馆员对茶文化知识和茶文化内涵的了解和吸收,并有效调节馆员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引入茶文化是调节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对于图书馆而言,应该增强对茶文化精神的重视,充分利用茶文化,帮助馆员消除困惑与迷茫。进而增强馆员在当今时代的工作信心,从而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馆员茶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