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研究*
2019-01-07刘朋虎王义祥罗旭辉高承芳翁伯琦
刘朋虎, 王义祥, 黄 颖, 罗旭辉, 高承芳, 翁伯琦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研究*
刘朋虎1, 王义祥2**, 黄 颖3, 罗旭辉2, 高承芳2, 翁伯琦2**
(1.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 350002;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13; 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州 350003)
通过深入福建省乡村与茶园调研, 结合山区茶业生产实际,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与山区茶业绿色发展要求, 率先提出构建山区“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的新型模式, 即以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各功能要素在时序-空间-结构上的合理布局和山地生态过程的整体耦合为目标, 通过相关要素有序链接与相互促进作用, 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互补与叠加, 提高山区茶园的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从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子系统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子系统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子系统工程、绿化环境与茶旅结合子系统工程、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子系统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子系统工程等6个子系统工程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综合开发经营体系, 并从政策导向引领、科学制定规划, 实施项目带动、注重集成示范, 鼓励创新创业、强化评优补助, 强化多样开发、促进增效增收, 注重绿色经营、加强品牌培育, 统筹“三生”关系、完善协调机制, 讲求因势利导、优化正向叠加, 强化过程管理、推动三产融合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绿色经营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山区茶园; 生产-生态-生活耦合; 复合生态茶园; 茶业产业转型
众所周知, 茶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产业和农业支撑产业之一, 全国茶叶种植面积超过290万hm2, 产量达260万t以上, 产值接近2 000亿元[1]。但我国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山区农村, 且大部分山地茶园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 水土流失防控、土壤肥力降低以及产量和品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以福建省为例, 近年全省山地茶园中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3万hm2, 占茶园总面积的33.42%, 如果加上轻度水土流失, 近一半的茶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2]。如何促进传统茶业的转型升级, 怎样实现山区茶园的绿色振兴, 这无疑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茶园建设对解决茶园生态环境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产实践中也涌现出茶-林、茶-果、茶-药、茶-肥、茶-草等种植模式[3]。但随着人们消费升级、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通过茶业生产专题调研, 结合福建山区发展实际, 提出山区生产、生态、生活(简称“三生”)功能耦合的茶园发展模式与主要技术优化集成及其对策, 以求为传统茶业转型升级与绿色振兴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发展理论内涵与模式优化构建
1.1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理论内涵
山区传统的茶园建设主要是单一生产模式, 不仅水土保持作用与土地产出率偏低, 而且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不高[4], 进而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开展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优化建设; 必须因势利导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茶园绿色振兴及其多样开发。就实践意义认识,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是“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功能的有序交互与正向叠加, 可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开发效益。就理论内涵认识, “耦合”是物理学范畴的概念, 即一个大系统中两个以上子系统之间交互作用及其衍生关系; 通俗理解, “耦合”是两种以上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正向叠加程度, 或者产生有益变化及其促进发展的动态结果。生态学的观点表明, 系统耦合是相对于系统相悖而言, 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 耦合度高与低, 则取决于农业系统各个要素交互过程的生态位、时间性和空间度等相互影响程度, 耦合度高则显示在系统要素之间呈现了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状态占主导, 进而强化了保障功能, 耦合度低则表示在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相互阻碍的不协调关系, 进而减弱了协同功能。就微观层面认识, 农业系统耦合主要表现为光、水、热、气、肥等农业资源之间的耦合; 而在宏观层面认识, 农业系统耦合主要体现在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只有充分发挥农业开发过程的资源要素耦合效应, 才能通过各个子系统优化耦合来实现有效调控整个农业生产开发系统各个优势要素叠加的关系。就山区“三生”耦合茶园而言, 就是要力求使“茶业高优生产-茶园生态培育-茶园旅游休闲”三大功能及其相互叠加关系处于有序链接的状态, 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山区茶园系统的内在潜力, 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与山地特色产业的优势互补作用, 达到减少外源的投入, 依靠生态循环的作用, 获得少投入高产出的成效。不仅要全面达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 而且要着力实现快速、持续、安全、和谐的发展目标[5]。山区“三生”耦合茶园就是通过生产-生态-生活各功能要素在时序-空间-结构上的合理布局来实现优化构建(图1), 其重要内涵是以要素优化布局和山地生态过程的整体耦合为目标, 通过相关要素有序链接与相互促进作用, 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互补与叠加, 提高山区茶园的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 达到优化投入, 增加产出, 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与山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的[6]。
1.2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模式构建
就运营机制而言,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是以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 按照生态学原理, 优化集成山区茶园系统内的物种互利共生、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效传递等先进技术, 因地制宜地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促进山地茶园物质、能量良性循环; 因势利导地配套建立技术体系, 着力维持山区茶园生态平衡, 促进传统茶园转型升级, 实现优质高效与生态安全多功能性开发目标[7], 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目的的人工复合茶园。就具体内容而言(图1), 主要包括7个方面: 1)明确建设目标, 茶业绿色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 2)注重建设重点, 开发特色产业与促进转型升级; 3)促进“三生耦合”, 生产、生态、生活正向有序叠加; 4)发挥多样功能, 茶园生态保育与茶业高优生产, 美好茶旅生活与乡村生命康养; 5)优化8大系统: 植被恢复系统、地力恢复系统、水土保持系统、水肥调控系统、生态景观系统、茶旅设施系统、慢道运动系统、健康养生系统; 6)建设6个工程: 生态恢复工程、地力培育工程、水分涵养工程、高优种养工程、绿色防控工程、多样开发工程; 7)优化5个关系: 主副产业关系、茶旅结合关系、时空交互关系、种植养殖关系、产量质量关系。
1.3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技术要点
事实上,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建设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主要技术包括3个重要环节: 一是栽培技术, 须按茶树的生物特性, 采用立体复合种养, 树茶草菇共生, 保持良好生态, 构筑集雨设施, 引水自动灌溉, 实施智能监测, 水肥一体调控等配套措施。二是生态保育, 须采用人工割草, 禁止用除草剂, 施用有机肥, 应用生物农药; 山区茶园生长环境要力求保持自然状态, 达到空气清新、土壤洁净和水质良好的基本要求; 遵循生态学原理, 实施园内套种绿肥, 改梯壁人工锄草为机械割草回园; 不仅要就地使用绿肥, 而且要实施全园生草覆盖, 有效防控水土流失, 山地茶园在实现优质高效的同时, 还要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生态平衡与环境友好目的[8]。三是绿色防控,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发生; 其次要应用便捷的物理防治方法, 采用太阳能捉虫器扑杀虫害; 研发高效生物农药, 有效防治茶园生物病虫害。实际上, “三生”耦合茶园的集成基地建设, 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 不仅要遵循生态循环理念, 建成完整的生态化产业链与产业化生态链, 促进优势互补并成为山地最优美的生产-生态-生活的耦合型茶园, 成为山区最靓丽的休闲-观光-康悦的集成型基地; 而且要把握3个有效链接, 即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经营过程创新的环节, 使其相互促进与相互支撑, 进而实现高效开发与优势集成及其持续发展。
2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子系统工程与绿色发展技术规范
构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综合开发经营体系, 是山区茶园转型建设与绿色发展升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就此, 须建设好6个子系统工程, 进而完成构建绿色发展技术规范体系。
2.1 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子系统工程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是以山地茶树为生产物种, 按照循环经济基本原理与生态农业技术要求而优化构建的茶园。通过要素的合理组合, 充分发挥茶树生产-良好环境-生态景观的功能作用, 促进“三生”有效耦合, 提高山地茶园内各生命体间功能互补与生物圈内环境因素的优势叠加的能力, 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最大限度地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强资源的循环效率。通过绿色技术实施, 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通过系统良性循环, 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 通过维护良好生态, 拓展茶旅与康养结合。因此,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建设选址要在空气清新、水质清澈、土壤洁净的流域, 应尽量避开喧闹都市、工业厂区和枢纽要道。对于新垦茶园的地点, 还要求海拔高度低于1 900 m, 坡度应小于30°, 还应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滴灌等设施)。“三生”耦合茶园既是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园地, 又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山地。对茶园土壤的要求有3个方面: 其一是山地茶园土体结构良好。底土与心土呈紧而不实状态, 耕作层土壤质地一般以黏土与砂壤组合较为适宜, 既便于土壤通气透水, 又有利蓄水保肥; 其二是山地茶园土壤酸度适中。如果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比较低, 要及时予以补充与改良, 并注重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因子相互协调的能力。其三是选择背阴朝阳园地。云雾较多、空气清新、湿度较大, 散射光强且规模在30 hm2以上的山地, 可筛选作为“三生”耦合茶园建设基地。
2.2 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子系统工程
山地“三生”耦合茶园要统筹多样功能发挥, 因势利导建设生产高效-生态良好-生活康悦的新型耦合茶园。进而要立足长远绿色发展, 统筹兼顾; 要注重生产生态融合, 协同创业; 要优化产业时空布局, 全面规划。规划要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绿色发展为出发点, 以实现全面小康与土地高效利用为着力点, 以茶树良种化、栽培绿色化、生产机械化、水利设施化、经营多样化、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 按照山地多功能茶园建设要求, 要因地制宜对区、块实施优化划分, 包括道路网络与链接、排灌系统与布局、生产单元与体系、行道树林与搭配、绿化景观与营造、防护林带与设置等子系统工程。就实施而言, 要着力做好3项工作: 其一是做好勘察设计工作。以茶、林、道、池、渠一体化综合治理为基础, 实施治山、治水、治土统筹协调; 以山、水、园、路、景有机结合为链接, 实施生产、生态、生活整体开发; 力求实现茶树有序成片, 道路链接成网、园地成块开发、种养成套匹配、茶行井然成条、花草果景成套、区格递进分明。其二做好功能设计工作。规模在30~70 hm2的山区“三生”耦合茶园建设, 要注重划定功能区域与合理设计路网; 茶园内设立主干道与支干道。对于70 hm2以上茶园, 还要就近规划建设茶叶加工厂, 并充分利用山地茶园特色景观规划建设休闲观光与健身康养场地。山区“三生”耦合茶园要注重道路设置与划区分块有效链接性, 要从高效生产-保育生态-茶旅生活-康悦养生功能发挥来统筹考虑, 优化空间布局和设施合理配置; 要充分发挥路网作用, 既适宜山地机械化作业, 便于车辆运输, 又有利于防控水土流失, 坚固又要美观。
2.3 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子系统工程
山地茶园的水分利用与管理有4个至关重要环节: 一是注重优化设置水利系统。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水分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貌建立蓄、排、灌的“沟+坑”组合系统; 要根据茶树既喜湿又怕渍的生物学特性, 以生态化覆盖种植, 优化搭配; 以便捷化水利设施, 合理布局; 以配套化水利设施, 科学调配。二是因势利导设置水网系统。力求做到遇大雨能分流, 遇干旱能滴灌, 设立“沟+坑”组合系统, 既要蓄雨季之余, 补旱季之不足, 又能调河溪之水, 补茶树之需。合理调控茶园水利, 避免水土流失; 茶园水利系统必须与道路相配套, 做到路与沟相配, 池与管衔接, 沟与渠相通。茶园布设“沟+坑”蓄排子系统, 要起到3个作用: 有效蓄水保墒, 防控水土流失; 雨季排除渍水, 旱季引水入园; 有利机械作业, 便于肥药管理。三是注重分类设计分类实施。对山地小平台茶园而言, 以排水沟为主, 排蓄结合; 对山地大平台茶园而言, 以蓄水沟为主, 蓄排结合。四是设立功能多样的沟网系统。根据南方山地茶园条件而设计, 通常山地茶园由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竹节沟、纵水沟组成沟网系统。
2.4 绿化环境与茶旅结合子系统工程
在茶园内部实施有规划的植树造林, 绿化山地茶园环境。一是防止水土流失。在主干道旁、主渠道旁、陡坡边缘、沟谷周边种树植草, 固实路沟边坡, 防控水土冲刷。二是营造防护林带。在有害性干寒风袭的位置进行密集绿化, 以几层林木(乔木、灌木)组成, 以梯次种植结构为宜, 既要防御灾害, 又能绿化环境; 选择乔木和灌木的要求有3点: 树木生长较快, 抗风能力较强; 适宜当地气候, 适应土壤要求; 与茶树无共同的病虫害。三是兼顾适度遮阴。茶园套种绿化树或者风景树, 要以不影响茶叶产量、质量的覆荫度为原则, 位于温凉地带且雾多的茶园, 绿化树不宜种植过多, 以每公顷75~150株为宜, 而在土壤干燥、湿度低的山地茶园, 则可以适当增加密度。四是合理补植草被。开垦山地茶园, 必然会破坏地面原有的植被, 极易引起水土流失, 所以要采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方式, 需要按照茶园的总体规划设计, 实施植被恢复与地力提升。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模式, 依照不同坡度类型, 合理构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复合体系。同时应结合山地茶园地貌实际, 适当补植人工植被, 生草覆盖梯壁与梯埂, 实行“豆科草+多年生”优化搭配, 进行景观营造, 让林-茶-草-花-路-渠-沟-道融合一体, 井井有条, 交错有序, 横向有线, 纵向有型, 形成休闲观光与健康养生的新景点。
2.5 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子系统工程
为了有利于水肥有效调控, 必须修建保水、保肥、保土的高标准“三保”山地茶园。一是注重把握开垦方法。山地茶园开垦, 要自下而上施工, 又从上到下整理; 开垦要求是: 等高面梯层, 水平线环山, 随山势大弯, 小弯度取直; 构筑梯台要求是: 心土筑埂, 表土回面, 内低外高, 内沟外埂, 梯梯接路, 沟沟相通。二是注重梯台构筑质量。先自下而上挖出第1梯梯面, 再挖种植沟, 第1梯种植沟开好后再开第1梯, 以此类推, 梯次开垦。三是注重种植沟的挖掘。种植沟面积占梯面总宽的50%, 其余面积为前埂、后沟与耕作道, 应酌情深挖土层板结地带; 要将第2梯台上的一部分杂草、草皮削下, 放入第1梯种植沟沟底, 再把土壤熟化层铲下放入第1梯种植沟内, 把其余部分的杂草、草皮盖严; 再把第2梯台整平并继续开挖种植沟, 以此类推, 逐一开挖。四是注重茶园土壤改良。完成开挖山地茶园后, 从最上梯开始, 逐一往下回平, 实行充分晒垡, 使心土养分得以活化。山地茶园开垦结束, 心土经过了充分晒垡, 种植沟内土壤也得到沉降, 有助于恢复土壤毛细活动, 施入符合生态茶园和绿色茶叶生长的有机肥[9]。五是进行全园规范整理。园地土壤要深挖60 cm, 建成等高梯田; 梯面呈5°斜角为宜, 台面整理成外高内低; 梯台内侧开设蓄水沟, 山顶、山凹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 排水沟要与蓄水沟相连接, 并在连接处深挖积水坑, 力求保障小到中雨时水不出园, 大雨到暴雨时水不冲园。
2.6 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子系统工程
一是保障茶叶高效优质种植。山区“三生”耦合茶园要种植优良茶树, 除了产量高品质优之外、还要兼顾抗性强特性, 进而减少茶园病虫害危害, 在保障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同时注重良种配套良法, 实施合理密植、适时采摘、适当修剪、优化树冠、土壤改良、生物防治等技术。二是构建复合生态种植系统。为了抵御风害, 要在山地茶园最高处选择设置防护林; 防护林主带种植选择复合模式。三是生草覆盖防控水土流失。在园内空地或幼龄茶园中以套种平托花生[8]、圆叶决明、紫花扁豆、印度豇豆等豆科作物为好, 可割青埋压作绿肥, 降低生产成本, 以草肥土; 在山地茶园梯壁以种植爬地兰等匍匐性作物为宜, 可起到固壁护土的作用, 防控水土流失, 以草养园; 通过建立以茶树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 在正面布局上形成“乔木-灌木-植被”的有效防护体系, 在平面结构上形成“树木-茶树-绿肥”的链接性生态位,进而起到上层树木调控下层作物生态因子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改善山地茶园的生态条件; 同时促使光能和养分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物质与能量利用率, 有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四是绿化美化茶园生态环境。要因势利导营造特色景观, 配套茶园支路道(健身慢道)与机耕道(运动步道); 要因地制宜在山顶或者适当位置建设旅游小木屋, 吸引更多的人来山区乡村旅游观光与茶事体验, 进而发展山区茶园健康养生产业, 充分发挥茶园的多样功能,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土地产出率。
3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绿色经营与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山区“三生”茶园实质上是复合生态茶园。就其特性与内涵而言, 复合生态茶园是茶叶生产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多元生物共存与人工循环系统。要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山地茶园景观格局, 在山地茶园系统中划分区域栽培与茶树共生的植物(果树、遮阴、观赏), 适当套种食用菌或者养殖禽类动物; 按照各生物种群的生理学要求与生态承载能力, 进行合理布置, 现场循环链接空间格局, 达到各个种群间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作用。构建复合生态系统, 要注重要素之间的生态型组合和生态价匹配, 如茶树需要耐阴的生态型, 而乔木型植物需要深根的生态型, 地面植物则需要浅根的生态型等; 对生态价匹配而言, 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要选用适应幅度大、生态价位高的生物。山地复合茶园受多元生物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不同季节会形成特定的环境气候、土壤生态、植物群落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复合生态茶园的优化构建与经营管理, 都会引发系统内部的光照、热量、水分、土壤肥力和动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的改变。调控山地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统筹协调茶树和共生植物生态价的有序匹配, 不仅要力求获得最高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而且要持续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
以往的生态茶园模式, 多以单项组合为主, 主要包括茶-林(杉木、乌桕、油桐等)、茶-果(梨树、桃树、柑橘等)、茶-粮(小麦、玉米、黄豆等)和茶-桑等生产模式。20世纪70年代之后还曾发展建立了茶-胶、茶-葡萄、茶-菇等生态茶园模式, 具有不同的经济与生态效应。但过度的遮阴,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茶树多酚类物质减少, 含氮化合物及锰、锌等含量增加的负面效应, 这是因为光照强度成为了主要影响因子。就其机理而言, 由于过度的遮阴, 光照面积内蓝紫光和散射光占60%比例, 进而影响气温与地温的稳定, 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水分含量等也产生波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茶树生长。就此, 构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 对共生植物的选择与种植, 首先在生态关系上理顺套种植物与茶树互利共生关系; 其次要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如树干分枝修剪; 再次要筛选有固氮根瘤菌, 且非茶树病虫的中间寄主的植物。成功经验表明: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技术体系构建至关重要, 其要素配置的合理性, 主要体现在抗逆适应性强、茶园经营的综合效益高方面。如套种药用植物以美化环境和增加收益, 套种落叶树种以适当遮阴和改善生境, 实施生草覆盖以提供绿肥和改良土壤。研究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变化规律, 可以确定不同生态环境下生物组合形式、数量和种植技术, 获得最佳效应。福建省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优化构建与绿色发展对策要强化8个重要环节:
一是政策导向引领, 科学制定规划。坚持稳定茶园面积, 提高茶叶质量效益、茶产业竞争力和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发展思路, 完善发展规划, 促进绿色布局。预计到2022年, 福建省茶叶面积将稳定在25万hm2左右, 需着力于提高茶叶质量效益、产业竞争力和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须立足当地茶业资源禀赋, 坚持市场导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完善茶产业规划, 因地制宜, 适地适种; 适销适产, 优化布局; 转型升级, 调整结构。在种植品种方面, 要适当增加乌龙茶、红茶、白茶比例, 稳定茉莉花茶生产, 调减绿茶份额, 大力开发名优茶和特色茶。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 注重集成示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 突出绿色建园, 推进产业与生态相协调。严禁在25°以上坡地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山地新开垦茶园, 杜绝毁林种茶。无法进行生态改造的陡坡茶园, 应当退茶还林。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筑路、培土等措施, 保持茶园水土, 改善茶园生态,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建设生态茶园。
三要鼓励创新创业, 强化评优补助。加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加快选育推广特色明显、抗性显著、品质优异的茶树新品种。优化农艺措施, 推动绿色生产; 强化茶园科学管理, 倡导茶树健身栽培, 及时采取适时修剪、分批采摘、中耕培土、冬季清园等措施, 培育“茂大壮”茶树。严禁高度密植和过度矮化等掠夺性生产方式。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鼓励茶园套种绿肥, 增施有机肥[7], 有效改良土壤, 增强地力, 促进提质增效。全力推进茶园有机肥替代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加强监测预警, 强化统防统治, 综合应用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措施,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强化多样开发, 促进增效增收。要推行清洁生产与加工, 提升绿色产品品质。要提升茶叶加工水平, 按照“生产环境清洁化、加工燃料清洁化、加工设备清洁化、加工流程清洁化”的要求, 制定茶叶初制厂清洁化生产规范和组织开展茶叶初制加工厂升级改造, 重点推广电、气能源的智能化加工设备, 茶叶初制加工不落地机械化生产线、自动化萎凋设备、清洁化晒青设施等, 提高茶叶绿色加工的能力与水平。鼓励涉茶龙头企业新建或扩建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的精制加工生产线, 引领茶叶的系列化、多样化、品牌化开发, 提升福建茶叶产品档次。推广科技创新成果, 引导茶叶精深加工, 重点是提取、利用茶多糖、茶色素、茶多酚等有效成分, 深度开发特色茶饮、茶日用品和茶保健品。
五要注重绿色经营, 加强品牌培育。要注重突出特色,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科技创新, 突出绿色支撑。加快茶产业发展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积极开展茶树优良品种选育与应用、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地品质识别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集成组装“有机肥+配方肥”[10]、伏季休茶、光伏萎凋、茶叶初制加工自动化生产等技术模式, 推广茶园耕作、栽培、采摘等先进机械。推进茶业产学研协作, 加快茶叶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 应用物联网技术, 建设智慧茶园, 提升茶业绿色管理水平。山区“三生”耦合茶园建设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新生事物, 从一开始就要注重把好质量关, 根据区域优势与实际条件, 适当增加开发内容与优化调整链接项目, 不可生搬硬套, 要以实际成效为开发与建设标准, 注重新的品牌培育, 力求持续发展。
六是统筹“三生”关系, 完善协调机制。要严格生产-生态-生活项目开发过程的质量管控, 强化绿色保障。坚持质量兴茶, 效益优先, 促进茶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11]。进一步提升茶园投入品信息化管理水平, 健全并完善省市县农资监管网络, 推行投入品登记备案和实名购买制度。全面落实茶叶生产主体质量安全责任, 严格执行茶叶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制度, 强化原料进厂与产品出厂检验。全面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 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加大茶叶产品抽检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建立茶叶病虫防治监督机制, 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推动茶叶生产主体严格自律、互相监督, 自觉不使用化学农药。
七是讲求因势利导, 优化正向叠加。要注重培育壮大龙头, 打响绿色品牌; 做强做大茶叶龙头, 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茶产业航母”, 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组建福建茶产业绿色发展联盟, 推进行业自律、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培育茶业新兴业态, 推行多样化营销, 同步推进线上线下销售。通过推广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模式, 延伸开展特色农业小镇、现代茶业庄园、茶旅康养等三产融合项目。加大产业特色与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着力提升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等区域优势茶叶品牌, 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龙头企业, 扩大绿色品牌效应, 增强闽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 实现正向优化叠加与“三益”统筹协同。
八是强化过程管理, 推动三产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的总体目标, 出台扶持政策, 整合项目资金, 着力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省级财政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加大对生态茶园建设、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12]、茶叶初制厂清洁化升级改造、自动化精深加工设备引进等的扶持力度, 把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相关技术作为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重点。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落实茶叶绿色发展的金融政策,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推进茶叶自然灾害保险。
[1] 陈宗懋. 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J]. 广东茶业, 2005, (Z1): 2–4 CHEN Z M. Safe quality and clean production of tea[J]. Guangdong Tea, 2005, (Z1): 2–4
[2] 翁伯琦, 王义祥, 钟珍梅. 山地生态茶园复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茶叶学报, 2015, 56(3): 133–138 WENG B Q, WANG Y X, ZHONG Z M.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s in China[J]. Acta Tea Sinica, 2015, 56(3): 133–138
[3] 毛加梅, 唐一春, 玉香甩, 等. 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 2010, (5): 9–10 MAO J M, TANG Y C, YU X S, et al. Advance on ecological tea gardens in China[J].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2010, (5): 9–10
[4] 廖万有. 我国茶园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6(3): 73–75 LIAO W Y. Ecosystem situations and developmental countermeasure of tea gardens in China[J]. Eco-Agriculture Research, 1998, 6(3): 73–75
[5] 赵其国. 生态高值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J]. 土壤, 2010, 42(6): 857–862 ZHAO Q G. Characteristics and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high-value agricultural system in China[J]. Soil, 2010, 42(6): 857–862
[6] 李文华.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21(3): 215–220 LI W H. Ecological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ichuan T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2000, 21(3): 215–220
[7] 翁伯琦, 吴志丹, 尤志明, 等. 茶树有机栽培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23(4): 429–435 WENG B Q, WU Z D, YOU Z M, et al. Organic tea cultiv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on soil[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8, 23(4): 429–435
[8] 黄东风, 王利民, 李卫华, 等. 茶园套种牧草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基本肥力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11): 1289–1293HUANG D F, WANG L M, LI W H, et al. Effects of inter-planting forage with tea on yield and soil fertility[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4, 22(11): 1289–1293
[9] 尤志明, 吴志丹, 章明清, 等. 福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思路[J]. 茶叶学报, 2017, 58(3): 91–95 YOU Z M, WU Z D, ZHANG M Q, et al. Reduction and improvement on chemical fertilizer utilization at tea plantations in Fujian[J]. Acta Tea Sinica, 2017, 58(3): 91–95
[10] 王峰, 吴志丹, 陈玉真, 等. 提高福建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技术途径[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10): 1139–1145 WANG F, WU Z D, CHEN Y Z, et al. Means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of tea plantations in Fujian[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 27(10): 1139–1145
[11] 江用文, 陈宗懋, 鲁成银. 我国茶叶的安全质量现状与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4(5): 24–27 JIANG Y W, CHEN Z M, LU C Y. The status and suggestion to safety quality of Chinese te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4(5): 24–27
[12] 黄国勤, 王兴祥, 钱海燕, 等.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生态环境, 2004, 13(4): 656–660HUANG G Q, WANG X Q, QIAN H Y, et al. Negative impact of inorganic fertilizes application o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4, 13(4): 656–660
Development of a “production-ecology-life” coupling tea garden in a mountain area*
LIU Penghu1, WANG Yixiang2**, HUANG Ying3, LUO Xuhui2, GAO Chengfang2, WENG Boqi2**
(1.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JUNCAO Techn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Process of Red Soil Mountain, Fuzhou 350013, China; 3.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3, China)
Based on a survey of several rural tea gardens in Fujian Province, the new coupling ecosystem of production, ecology, and life in mountain areas, referred to as “production-ecology-life” coupling tea gardens, was suggested according to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gree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mountain tea industry. This model was based on the timing-space-structured rational layout of tea garden functional elements, including production, ecology and life, and the coupling of mountain ecological processes. It promoted the complementarity and superposition of tea garden subsystems through ordered links and mutual promotion of related elements, and improve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mountain tea garden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production-ecology-life” coupling tea garden in a mountain area from six subsystems, includ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imensional interplanting/breeding; water conservation and tea garden landscape; green environment and tea travel-life; scientific reclamation and water and fertilizer regulation; and diverse development and leisure health. Finally, eight countermeasures for green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ecology-life” coupling tea garden in mountain areas were suggested, including policy guidance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project driving and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reward subsidy;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efficiency; green management and brand cultivation; coordinating the “production-ecology-life” relationship and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occasion and optimizing positive action;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se measures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ransforming and enhancing the green tea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ea garden in mountain area; Production-ecology-life coupling; Compound ecological tea garden; Transformation of tea industry
WANG Yixiang, E-mail: sd_wolong@163.com; WENG Boqi, E-mail: wengboqi@163.com
Sep. 4, 2018;
Nov. 22, 2018
S571.1
A
2096-6237(2019)05-0785-08
10.13930/j.cnki.cjea.180817
刘朋虎, 王义祥, 黄颖, 罗旭辉, 高承芳, 翁伯琦.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5): 785-792
LIU P H, WANG Y X, HUANG Y, LUO X H, GAO C F, WENG B Q. Development of a “production-ecology-life” coupling tea garden in a mountain are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9, 27(5): 785-792
* 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中国科协九大代表调研课题(科协办函字2017-164号)、2018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项目和福建省菌草生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攻关项目(JCXTGG16)资助
王义祥, 主要从事碳氮循环与生态恢复研究, E-mail: sd_wolong@163.com; 翁伯琦, 主要从事土壤肥料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 E-mail: wengboqi@163.com
刘朋虎, 主要从事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E-mail:phliu1982@163.com
2018-09-04
2018-11-22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Open Fund Project of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Process of Red Soil Mountain, the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 No. 2017-164), the Funding of Fujian Province Sci-tech Special Commissioner in 2018 and the Key Subjec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or Fujian JUNCAO Ecology Industry (JCXTGG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