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治疗中微生态制剂具有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9-01-07于瑶
于 瑶
(沈阳二四二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对小儿腹泻症状进行了解,其作为小儿诸多疾病中常见病症之一,其所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且在发病时间上相对较快,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和威胁。与此同时,因小儿在免疫力方面较低,其肠内黏膜保护功能相对较低,所以非常容易出现腹泻症状。如果能够对小儿肠道微生态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平衡,对患儿腹泻的减少,及小儿的生长发育起到有益影响[2]。本次研究特对小儿腹泻中微生态制剂具有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儿科临床治疗腹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文研究中对本院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患有小儿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选择100例患儿展开分析和调查。而在调查中为了进一步分析,将两组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进而对患儿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在调查中得知,所有患儿均存在腹泻情况,且每日大便次数在4次之上。与此同时,部分患儿在临床治疗中还存在发热及轻微脱水等情况,但排除肠内细菌影响情况。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7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为(3.72±0.82)岁;体质量在8~15.5 kg,平均体质量为(11.28±2.45)kg;病程13~71 h,平均病程(17.95±3.59)h。参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为(3.68±0.77)岁;体质量在7.5~16 kg,平均体质量为(11.33±2.39)kg;病程13~70 h,平均病程(17.84±3.61)h。且在本次研究中对所选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等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对所有患儿都实施了补充液,进而缓解其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对参照组患儿采取了蒙脱石散作为治疗手段,1~3岁患儿每次服用1/2袋,每日3次;3岁以上的患儿每次服用1袋,每日3次。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以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以温水送服,且在服药时间方面进行间隔控制。
1.3 评价标准:对患儿服药24~48 h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在腹泻次数上降到每日2次,且大便性状也向好的方向回转。与此同时,部分患儿存在发热及脱水情况等也得到了好转,则可以判定其为显效;而在用药48~72 h后,患儿腹泻次数额将至每日2次以下,且大便成形,诸多临床症状也有所缓解,为有效;无效则是患儿所有临床症状并无好转,甚者出现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在本文研究中采取SPPS19.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中23例显效,26例无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参照组患儿中20例显效,23例无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6.0%,两组相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为3~7 d,平均用时(4.58±0.95)d;参照组患儿治疗时间为4~10 d,平均用时(7.01±0.72)d,两组相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较参照组明显更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中有4例患儿出现便秘,1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参照组中有3例患儿出现便秘,1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未对临床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3 讨 论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每年儿童发生腹泻的平均次数为3.5次/人,且在临床中对患儿情况进行分析,则可以发现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腹泻增多,甚至部分患儿会伴随发热或呕吐症状,在精神上也不够集中[3]。与此同时,部分患儿在腹泻表现上还存在轻微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等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阶段对患儿展开治疗则要先从患儿脱水及电解质等方面进行调整,进而采取药物辅助治疗,以缓解幼儿情况。
因儿童年龄特点,所以其本身抵抗力较低,且肠胃发育不够健全,使其肠道菌群非常容易发生转变。并且,肠道对于有害细菌抵抗力方面相对较低,如果出现病毒及细菌等的侵袭,或者药物等的不良反应,那么则会导致小儿肠道微生态出现紊乱情况,进而造成其肠道内益生菌数量降低、病害细菌侵袭,进而出现腹泻症状。但是如果小儿腹泻时间较长,那么则会导致其肠道菌群长期处在不平衡状态下,对其影响更深。因此,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必须要对其肠道微生态进行调节,以保证患儿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
在小儿腹泻治疗中采取蒙脱石散作为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对小儿肠道微生态起到保护作用,且对患儿肠胃道黏膜也能起到良好保障,有效阻隔了致病因子对患儿肠胃道的侵袭。与此同时,双歧杆菌泗联活菌片所含有益菌种类较多,可以帮助患儿加速肠道的蠕动,对其肠胃酸碱度、酶类的消化有良好调节作用,可以让乳糖在患儿肠道内进行更好的调节。如果在临床中使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应用,那么所发挥的效果更加良好。不但能对患儿临床症状起到更快的治疗和恢复,还能最大限度的对患儿肠胃道黏膜起到保护效果,对其肠胃道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从而使得患儿及早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微生态制剂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功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会因此增加,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