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域下澳洲园林和中国园林之间对比分析

2019-01-07樊俊喜刘新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陕西杨凌700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观赏者园林设计设计者

樊俊喜,刘新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陕西杨凌 700)

中澳园林设计者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差异造成了园林设计理念的不同,研究主要采用比较法研究出澳园林设计上的差异。通过比较两种园林的风格,能够使园林设计者深入了解中澳园林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并在设计园林过程中吸收两种设计理念的精华,探索当代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方向。

1 中澳园林艺术审美的差别

中国园林设计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同时还要求其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中国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从表面上看是将景观融入到自然之中,但这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复制模仿,而是将设计者对自然之美的理解融入到设计中来,然后以这个理念为基础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更能够表现出园林的自然之美。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里,设计者注重在景观呈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的同时将人的情感和自然进行融合。在高一层次上看,这是将自然进行人格化。我国园林设计的理念是将人与大自然融合,将情感注入到诗情画意的氛围里。我国的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制造景观时,通常会借鉴古代的诗词歌赋,将各方面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构成一幅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园林景观。

澳洲园林在设计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为因素介入的美,它向人们展示的是规则、严谨、对称的美。从外表上看,澳洲园林是人类通过改变自然景观所展示的美,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时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残缺的,这也是一种美。在进行设计时,通常会将这种残缺进行美化,将园林艺术风格进行升华。它向世人展示的的是整齐划一和对称统一,这种几何对称的审美观念在澳洲文化艺术领域内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它一方面影响着美术、音乐、建筑甚至是雕刻,另一方面这种审美观念还对园林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澳洲园林的几何风格正是在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2 澳洲园林的艺术特点

2.1 追求真实

艺术家达·芬奇认为艺术创作的根本是将自然真实地展示出来,所有的艺术创作应该建立在事物之间具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因此澳洲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将自然的真实发挥到了极致,这与中国的设计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2.2 设计追求整体性和对称性

园林的设计布局需要表现出层次感,如果想让世人理解和欣赏园林的美,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观赏者的着眼点进行提高。《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中提到:如果不能将景观的整体向世人呈现,那么这种美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书中的这种美学观念,在澳洲园林的设计风格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澳洲园林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会对所有园林景观包括建筑进行对称设计,并且将这种几何设计展现得很完美。澳洲园林被哲学家们称作是露天的大厦,规则的排列,林荫大道穿插其中,围墙也被篱笆包裹,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样的设计将园林彻底打造成了一个建筑物。

2.3 园林设计引入建筑概念

在澳洲标志性的园林里,一般会有一座建筑物伫立在园林的中线上,特别显眼。整个园林依托这座建筑,以这座建筑为中线的起点。园林的中心线与建筑的中心线是重合的。园林布局要与建筑布局保持吻合,设计者会在园林的中线上加入几条直线,并在这几条直线上安放花坛、水池等景观。

2.4 园林布局呈现出几何特性

通常澳洲园林里会有几条笔直的路,且会在十字路交叉处会建造一个广场,在广场各个位置设置一些小建筑,例如水池、喷泉等,有些时候水池中央还会放置雕塑和喷泉。树木被修剪成各种立体图形,例如,树木被园丁修剪成圆柱体、球体等。同时,园林中的花圃也会被规划成各种几何图案。

3 中国园林的设计风格

3.1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的园林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注重的是融合。他灵活地运用其他艺术的特点,将园林营造出一种古代诗词所具备的意境,使园林包围在诗的氛围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情画意”。园林设计者在设计时,会将古代的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在园林建造中进行再造,同时,还会将包括匾额、对联等的文学元素注入其中。观赏者在进行游览观赏时,所走的路不是笔直的道路,这些道路都是通过设计者精心设计而来的,这些道路通常是蜿蜒曲折,是与园林中的景观进行空间排列而来的。沿途的风景中还穿插着一些隐藏的景观,颇有一番柳暗花明的意味。这让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进入园林深处后,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无声的音乐和诗歌。

3.2 注重园林的意境

所谓“意”指的是世人的情感观念,而“境”是指其所处的环境。意境被艺术孕育,这两者的融合,即是设计者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情感融入到设计的景观中,进而使观赏者通过游览园林体会到设计者的情感。中国的传统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仅会将园林中的一草一木构成一幅画卷,同时还通过这一草一木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园林的名字和园林中的雕刻、字匾等也向观赏者传达出艺术情感,使得园林景观的意境得到高层次的升华。除此之外,由于汉字的本身具有装饰性,将汉字融入到园林景观中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因此,将文化艺术元素注入到园林景观中,使得园林的设计手法更加多元。文学中的表达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丰富园林的内涵,运用象征、拟人、比附等文学创作的手法来设计园林,可以以此来表达设计者的理想、愿望、憧憬等情感。观赏者在游览园林时,不仅能够欣赏园林中的景观,还能在欣赏景观的同时,在脑中勾画另一种场景。这样一来,一方面,游览者在感官上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游览者还能在情感上被所欣赏的园林景观所感染。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中国的园林更像是一首诗、一幅画,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艺术品”,中国的园林可以说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也可是说是一幅让游览者身临其境的山水画,它是美术与文学融合的作品,体现出了我国的文化特性。

3.3 园林景观设计来源于自然,更高于自然

园林设计的初衷是来源于自然,并在建造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景观高于自然,尤其是在一些辅助配置上发挥得更加充分,例如假山、池塘、草木等。建造者们用采集而来的石头进行造景,将这些大小不一、色泽不同的石头堆筑成为具有各种艺术形式的假山,在堆筑假山方面还形成了诸多流派。在进行堆筑园林景观时,更多的是对自然风景的再现。在园林内建造河湖时,设计者特别注重减少人为建造的痕迹,即使是再小的河流都要像自然形成一样。在建造比较大的河流时,一般会建造桥梁。设计者在园林设计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园林的自然特性。即使园林中的植物再美丽,园林的主旋律还是树木。在进行树木的栽种时,不会进行整齐划一的栽种,但是也不是随意进行布置,通常是栽种少量的树木来展现自然风景的全貌。

3.4 与自然进行高度融合

我国的传统园林在建造过程中,园林中的建筑物始终能与山水植物融合为一体,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进而保持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我国古代园林之所以能够将这两种元素进行融合,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的特性提供了融合的基础。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艺术特点。园林中的建筑物充分利用了这种艺术特性,营造了生动的意境。中国园林所塑造的形象在世界上都是闻名的,而且将园林中的建筑分散布置,将园林的可变性发挥到了极致。园林中的景观布置多样、千变万化,正是这种风格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民众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意境,迫切地希望居住环境更加宜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西方文化不断地进入中国,通过对中澳两种园林艺术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园林的艺术特性能够陶冶观赏者的情操,还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要用正确的方式与自然相处。同时,随着城市园林不断地出现在社会民众的生活里,使得城市居民更加注重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观赏者园林设计设计者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2020德国iF设计奖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