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喉部异位涎腺混合瘤的诊治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9-01-07李美璐
李美璐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所谓的异位涎腺混合瘤是指在腮腺、舌下腺、颌下腺三种主要涎腺以外其他部位发生的涎腺混合瘤,而发生在舌、黏膜、硬、软腭处的涎腺混合瘤不属于异位涎线混合瘤。该瘤具有较高的复发性和恶变倾向,且病理表现因其系多种成分混合为特点,故易误诊及漏诊[1]。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异位涎腺混合瘤3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异位涎腺混合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5岁;其中,鼻腔10例,占33.3%,咽腔18例,占60%,声门下2例,占6.7%;病程1个月~10年;以不同程度的鼻出血、鼻阻塞或入睡打鼾、咽部不适,或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病理检查以上皮成分与黏液样或软骨样成分混杂为其共同特点。
1.2 治疗方法:鼻腔10例,其中鼻侧切开鼻腔肿物切除2例,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8例;咽18例,经口手术切除14例,于支撑喉镜下咽腔肿物切除4例;声门下2例,行喉裂开声门下肿物切除术。
2 结 果
随访3年,本组30例,治愈18例,占60%;复发12例,占40%;复发12例中无恶性变发生。
3 讨 论
3.1 组织学特点:异位涎腺混合瘤组织来源,以往认为来自上皮和间叶两种组织故称“混合瘤”,后经研究证明,主要来自唾液腺闰管的腺上皮或肌上皮细胞,故应属于上皮-肌上皮混合瘤的范畴。鼻腔涎腺混合瘤因曾有学者认为系由浆黏液腺演变而来,故又称“呼吸道黏液腺混合瘤”。而声门下(气管)涎腺混合瘤罕见,国内仅见数例报道[2]。
3.2 临床特点:异位涎腺混合瘤原因不明,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可见于任何年龄及任何部位。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5~55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异位涎腺混合瘤肉眼观察大小不一,文献报道有瘤体直径达55 cm者。原发瘤常为单发,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活动度因肿瘤所在位置及大小而定,常有包膜,表面光滑。复发瘤常为多发,互不连接,外观视其组织成分而异,本组30例均为单发原发瘤。异位涎腺混合瘤的生长期较长,本组最长达10年,生长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晚期的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征,依肿瘤的所在位置和大小而异。位于鼻腔者,可引起进行性鼻阻、鼻出血、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位于咽喉部者早期可出现咽部不适、入睡打鼾或声嘶,晚期可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位于气管者可致咳嗽或呼吸不畅。
3.3 诊断:异位涎腺混合瘤具有涎腺良性混合瘤的全部特征,如本组声门下涎腺混合瘤镜下可见瘤体主要由互相吻合的细胞条索和呈黏液变的间质组成,细胞条索大都呈实体状,部分有腔形成,瘤细胞大小、形状一致,无核分裂像,部分间质呈软骨样改变,且术中证实未见瘤细胞浸润气管软骨征象。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其镜下主要特点为上皮成分与豁液样或软骨样成分混杂,但须与单形性腺瘤、平滑肌瘤、嗜酸性细胞腺瘤相鉴别,应注意该瘤具有易种植、受激惹易恶变的特点,因此术前病检亦谨慎进行,提倡术前进行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4]。同时,还应强调的是该肿瘤的定位诊断,只有确定了肿瘤的大小、与周围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才能更加准确的制定手术方式、手术范围,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而术前行B超、CT、MRI检查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
3.4 治疗:因异位涎腺混合瘤对放射线不敏感,且放疗可以促使肿瘤迅速生长,突破包膜而诱发恶变,故认为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腺叶组织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手术方案不当,术中因术野暴露、出血等因素使肿瘤切除不彻底,瘤组织残留,往往导致复发或多次复发。因此,初次手术应彻底、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同时,术后对创面进行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法,以防止远期复发,值得同道商榷[6]。
3.5 预后:异位涎腺混合瘤组织学虽属良性,但临床特征则符合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边缘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一些特点,预后不容乐观。同时文献报道,异位涎腺混合瘤复发率高达50%,而且复发瘤多为多灶性或结节状,难于清除,其中少数病例可出现恶性变。笔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异位涎腺混合瘤30例,随访三年,复发12例,占40%,无恶性变发生。因此术后应密切随访,警惕复发及恶性变发生[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