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2019-01-07侯小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麻木感疗程针灸

侯小川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骨伤科,辽宁 本溪 117200)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临床症状,而并非单独的疾病,其是以坐骨神经径路与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大部分患者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和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造成的压迫,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以及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前者是指坐骨神经(包括其上源神经)的被压迫或其本身的急慢性炎症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坐骨神经周围组织结构感受风寒、倦逸劳损、外伤渗出、瘢痕粘连等引起的。如长期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出现患侧部肢体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的情况,通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有中药治疗和西医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此类方法都存在这一定的弊端,即治疗的成本相对较高,不良反应或风险较大,而针灸治疗相对成本较低,不仅如此,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较为安全,以下是针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患者的病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患者,将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分析,全部患者均无其他干扰性疾病的患者,打喷嚏引发疼痛的患者为6例,腰痛的患者为10例,咳嗽疼痛的患者为4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4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9岁,平均年龄为(31.6±2.2)岁,病史最长的为12年,病史最短的3.5年,平均病史(6.9±3.5)年。

1.2 方法:针灸治疗直接作用于患者相应的穴位上,通过经络传导,外联皮毛肢节,内系五脏六腑,即刻能够体现出针到病轻的效果,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方法为:取正确穴位进行消毒,通常穴位为患侧:大肠俞穴、秩边穴、环跳穴、承山穴、昆仑穴、阳陵泉穴、足临泣穴、悬钟穴和丰隆穴,随症加减,施针手法为平补平泻;健侧:委中穴、束骨穴、阳辅穴、侠溪穴随虚实补泻。用针的规格为直径0.25 mm,为45~95 mm,在此过程中,如出现局部酥麻情况,则需持续行针1 min(秩边穴30 s),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针灸完成后,再用鹌鹑蛋大小的艾柱进行艾灸,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在每个疗程结束后要有3 d的时间进行休息方可进入下一次施针治疗。

1.3 判断标准:痊愈:疼痛、麻木感消失,临床症状、体征、各项检查(例如: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肌力、肌张力、膝反射、跟腱反射、皮肤感觉、步态、站立或步行时长等)均为正常;显效:疼痛、麻木感消失,偶有酸紧感,临床症状、体征、各项检查几近正常;有效:疼痛、麻木感减轻或消失,临床症状、体征、各项检查有所好转;无效:疼痛感未消失,临床症状、体征、各项检查无任何改变。

2 结果

2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通过以上针灸治疗后,痊愈患者为13例,占65.00%,显效患者为4例,占20.00%,有效患者为2例,占10.00%,无效患者为1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

3 讨 论

坐骨神经痛是由于坐骨神经受到脊椎的压迫造成的腰腿疼痛,其属于腰腿病的范畴,此病可以说是一种习惯病以及职业病,患此病的患者通常为久坐或者常用腰力的,患者往往出现坐骨神经以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如患者腰部弯曲、屈膝或者脚尖着地时会疼痛难忍,坐骨神经痛往往多发与青壮年,本次研究中的20例患者,年龄最大的患者为4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9岁,平均年龄为(31.6±2.2)岁,通常疼痛为单侧,也有部分情况会两侧交替出现疼痛,疼痛位于臀部及腰骶部,逐渐分散到膝关节和小腿后外侧以及外踝部,疼痛时为牵扯痛以及灼烧痛、麻木感、麻凉感等,患者在行走或者活动时会导致疼痛感增加,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多兼有腰痛,属于中医“痹证”、“腿股风”、“腰腿痛”范围,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肾肝亏虚无以濡养筋脉,是诱发此病的根本原因;此外,寒湿之邪趁虚侵入,或由于跌打劳伤损及经脉气血,或久病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为致病因素。《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指出[1]:“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此外,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属于痹证范围的,有资料指出:“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痛也”,针灸是临床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一种较为快速且安全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2],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以使患者体内的钠、钙、钾离子和内源性阿片肽等物质得到很好的释放,使神经递质得到改善,截断传入神经的传导,使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痛觉消失,进而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针灸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坐骨神经痛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消失疼痛感,最重要的是还能够从根本上预防病情的复发。

以上研究中,2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通过针灸治疗,痊愈患者为13例,占65.00%,显效患者为4例,占20.00%,有效患者为2例,占10.00%,无效患者为1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痊愈者中12例治疗1个疗程,1例治疗2个疗程;显效者中3例治疗1个疗程,1例治疗2个疗程;有效者中,1例治疗1个疗程,1例治疗2个疗程,无效者中1例治疗1个疗程。或许增加疗程可提高有效率、显效率及痊愈率,但第1疗程有效率80%,疗效最好。或可籍此判断患者对针灸疗法的适合性,因数据不足,不作进一步讨论。

由上可见,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很好的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的概率,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腰腿部功能锻炼,这样对病情恢复有很大帮助;此外,应注意的是,在采用针灸对坐骨神经痛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有长时间发热、水肿、应用糖皮质类激素、饥饿、饱食、疲劳、长时间服用某些西药等,会对针灸治疗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进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在针灸治疗期间,要尽可能的避免以上情况;总之,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其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无风险,而且极少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麻木感疗程针灸
磁悬浮鼠标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fMRI观察电刺激麻木感对正常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静息态fMRI观察电刺激诱发肢体持续麻木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治子宫脱垂
传染性软疣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