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1-07于春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优质病情

于春艳

(辽宁省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1]。根据临床登记的数据,可发现脑梗死有着高发病、高致残与高致死特点,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影响。就现阶段的治疗水平,脑梗死不能完全治愈,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在此期间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12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对照组62例,男41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55~88岁,平均年龄为(73.1±8.2)岁。观察组62例,男40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56~88岁,平均年龄为(74.1±8.1)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应建立和完善责任制,确保每一项护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具体个人,以此才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完善检查。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完成各项基础性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有血压、呼吸以及心率等。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的结果,准确评估病情[2]。②饮食护理。脑梗死病情的产生,与患者日常饮食有一定的影响。为改善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注意低脂肪、低盐、低胆固醇以及高维生素类食物的摄入。同时还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存在吞咽障碍,护理人员需采取相应的辅助性措施,促使患者能够缓慢进食。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禁止使用辛辣刺激等食物。③观察病情。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如护理中发现患者存在异常反应,需立即告知医师,以便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处理。④环境护理。环境对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的影响不容忽视。护理人员日常护理中需时刻注意病房环境内卫生清洁、舒适,确保温度与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定期检查并完善房内各项基础设施。以便为患者创建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良好的住院环境,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睡眠。并且还可减少患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引发并发症。⑤心理护理。与年轻患者相对比,老年人的内心相对脆弱[3]。同时,患病后患者需要周围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因而,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生活习惯与家庭情况等,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强患者被关心和尊重感觉。唯有如此,脑梗死患者才会积极配合治疗。为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充分体现出家庭对患者关心和温暖,有效减轻心理压力,促使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⑥用药护理。脑梗死患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相对于年轻患者,老年人非常容易健忘,常常出现药物服用量减少或不按标准坚持服用药物。对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充分说明坚持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促使患者了解到坚持服用药物对稳定血压、稳定病情产生的作用。同时告知患者药物服用剂量、时间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每天监督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以此确保患者血压维持正常状态。⑦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病情恢复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实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5]。患者康复训练的时候,可依其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强化患者的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1.3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以判断两组数据差异性,如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3±4.9)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4±3.5)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NHISS评分和ADL评分并无差异(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为(28.36±6.71)分和ADL评分(35.04±0.23)分,对照组患者NHISS评分为(28.35±6.73)分和ADL评分(35.07±0.24)分,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为(10.13±0.22)分和ADL评分(73.51±0.58)分,对照组患者NHISS评分为(14.04±2.57)分和ADL评分(61.45±0.33)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属于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性疾病。脑梗死会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与软化。在此过程中还会引起患者部分部位临床表现,如偏瘫与失语等。此种疾病难以彻底根治。脑梗死患者的病程比较长,有着非常高的复发率,同时并发症种类比较多[6]。在疾病特殊性与老年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共同作用下,脑梗死疾病较为严重。为改善老年患者临床的各项指标,可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护理队伍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由于缺乏实践性经验,没有获得专业技术,且尚未接受我国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培训。面对此种护理现状,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7]。此次研究活动,对照组实行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3±4.9)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4±3.5)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NHISS评分和ADL评分并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在脑梗死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优质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