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在医院外科护理过程中对心理护理的运用

2019-01-07田艳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科病情护理人员

田艳秋

(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3)

医院对患者医治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当前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科护理工作人员每天所要面对的患者不计其数,而且患者的病情也各有差异,为了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应该更加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坚持人性化服务与优质护理理念所开展的,能够有效的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1-5]。该文章主要围绕在外科护理过程中对心理护理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如术前术后心理指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不安的术前心理及术后不良反应带去的困扰等等,改善患者自身的生活条件,帮助患者早日的康复出院。

1 基于外科患者的心理特质分析

外科科室所收治的患者一般都是病症类型比较特殊的患者,且治疗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手术治疗,这就会让患者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非常差。而且,由于外科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稳定事件突发,让患者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心理上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继而影响到治疗的最终效果,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在开展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以此保证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2 外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需注意的问题

外科所涉及到的病患复杂且多变,所以在实际外科护理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心理护理进展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由于患者复杂,所以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意识到广泛性和复杂性这些特点,而且护理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发生,护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心理护理是覆盖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而且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影响下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要求外科护理人员应该对每一位患者实际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患者需要帮助时给予恰当的帮助。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病情的发展规律进行观察,同时还要实时的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感受到最大程度的安心,从而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的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实践证实,护理人员如果过早的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估,能够更有效的预测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早早的采取有效的方法给予干预性治疗,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

3 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实际运用方法

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后多少的在心理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要求外科护理人员,首先应与所有的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与心理慰问,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医师治疗。同时还要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保证患者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其次,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在发病原因、病情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保证患者免于承受外在因素造成的影响,帮助患者提高自身心理免疫能力和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患者讲解自身疾病情况提升其认识水平,当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时要给予相应的指导;第三,护理过程中要注重语言与行为沟通的技巧所在,保证所表达的语言或者行为都属于正面能量,让患者能够在自己的带动下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第四,要做到换位思考,遇到问题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于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距离非常有利,让患者能够从内心身处体会到护理人员的用心,从而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的配合医师进行质量,快速的康复出院。

4 心理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只要是患者进入到医院接受治疗,心理上多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也包括外科患者,不管患者的病情是否严重,也不管是不是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医院外科护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向患者明确的说明疾病的症状及病情,帮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让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病情,这样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讲解时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准确表述,对于患者不明白的问题要耐心的给予解答,让患者对治疗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护理过程中要保证操作的轻柔,让患者从护理人员举动上感受一定的心理安慰,减少各种外在因素造成的刺激。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各种紧张、疑虑等心理,具体做到术前对患者简单的讲解一下手术准备过程,叮嘱患者积极的配合医师做好各项操作,增加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术中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优良的环境;手术结束后要结合患者实际的心理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

5 结 论

总而言之,医院外科收治的一般病情都是非常复杂且对边的患者,由于患者对疾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与反应,不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最终影响了治疗效果。在外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调整,通过优化患者情绪来对其神经生理进行维持,帮助患者保持各方面功能的平衡与协调,从而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所以,需要外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采用相应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并利用语言及行为的诱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落实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采用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及行为等途径,让患者切身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温暖,实现对患者心理状态及行为的改变。在外科护理过程中通过将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有机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让患者以正面的心态面对疾病,改善自身生活质量与身体条件,尽快的康复出院回归家庭与社会。

猜你喜欢

外科病情护理人员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骨外科知多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