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07刘妍
刘 妍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习惯性流产疾病不仅仅会对孕妇的生理功能造成较大程度的干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情绪的出现[1]。本文分析习惯性流产患者在妊娠后接受优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27岁,平均(23.8±0.6)岁;流产次数2~5次,平均(2.6±0.5)次;未产患者28例,经产患者8例;孕周6~17周,平均(13.5±2.9)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1~29岁,平均(23.3±0.5)岁;流产次数2~6次,平均(2.8±0.7)次;未产患者30例,经产患者6例;孕周6~18周,平均(13.1±2.4)周。上述几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然指标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在妊娠后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妊娠后在常规妇产科护理技术上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将内心的实际想法向他人进行情绪,主动对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服务提出建议,对于其合理的要求应该尽可能的给予满足。将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强调良好心态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对病情的发展情况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说明,对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疏导,使患者能够安心住院接受治疗,使治疗的依从性显著增强,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②健康教育:将导致习惯性流产出现的具体原因、发展过程、治疗的目的及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着重说明不良反应对病情所造成的影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留取尿样、识别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的方法。嘱咐患者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的进食一些富含营养物质、易消化的食物,对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其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增强。③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应保证动作轻柔,回答产妇提问的时候应该面带笑容,使恐慌程度减轻,说明如何配合医师解决待产及分娩期间的问题,让患者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无微不至[2]。对比两组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再次流产事件发生率、对习惯性流产妊娠期间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
1.3 满意度评价方法:采用满分为100分的调查问卷,在干预计划实施结束后不记名打分调查满意度,超90分定为满意,不足80分定为不满意,其余定为基本满意[3]。
1.4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χ2检验,用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统计学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在妊娠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
2.2 再次流产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在临床干预期间有1例再次发生流产事件,发生率为2.8%,对照组有5例(13.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对习惯性流产妊娠期间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对习惯性流产再妊娠期间的护理感到满意,17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总体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患者中有21例对习惯性流产再妊娠期间的护理感到满意,13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总体满意度为94.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2.4 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DS评分为(57.83±4.52)分,SAS评分为(55.43±4.29)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48.16±4.60)分和(46.39±5.12)分,两项指标数据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DS评分为(56.38±4.10)分,SAS评分为(55.07±4.09)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41.53±3.76)分和(40.27±4.23)分,两项指标数据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项数据在护理干预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妊娠对于每位孕妇乃至其家庭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流产则是广大孕妇在妊娠期阶段出现的一种不良结局,会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其中习惯性流产指的是连续自然流产的次数达到甚至超过2次[4]。目前临床对导致习惯性流产发生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十分的清除,初步认为与孕妇机体的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相对低下、子宫发育状态及染色体出现异常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该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为漫长,再加之后续的妊娠期阶段本身就属于一定相对特殊的生理期,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压力,此时就会对临床护理服务产生特定的需求[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个体化,从患者角度出发,使其与医护人员建立深厚感情基础,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相关医护工作[6]。本次研究可以证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在妊娠后接受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孕妇保持良好心态,降低再次发生流产的可能性,提高其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