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2019-01-07高晶
高 晶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脑梗死多见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发病凶急,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故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细节化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连续性、全面性、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为目的[2]。故为了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特作此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入我院治疗的1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95例。观察组中,男50例,女45例,年龄55~78岁,平均(61.42±2.57)岁;对照组中,男49例,女46例,年龄57~78岁,平均(61.44±2.7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护理,即环境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护士应于每次治疗、护理前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和心理状态,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士告诉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耐心、悉心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强其治疗的自信心。②饮食干预:指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过饱、少食多餐、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③肢体康复:定时按摩患者的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和患者一起制定适合患者病情和活动度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改善预后。护士应该详细的告知患者肢体康复计划的方法,增强其理论知识,鼓励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无法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该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肢体训练或主动训练。④并发症的预防:对于偏瘫、肢体麻木卧床的患者,应该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和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每日进行会阴擦洗,避免泌尿系感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定时吸痰,予雾化吸入,避免肺部感染。
1.3 观察指标[3]: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越好。②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Barthel 指数作为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能力。主要有10项内容,每项10分,共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好。③使用NIHSS评分(脑卒中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患者的感觉、意识障碍、肢体运动、构音等作出评价。满分100分。患者的评分越低,表明神经缺损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SPSS21.0处理所得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若经比较差异显著,由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干预前观察组和治疗组的SAS、SDS评分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0.1±2.0)分、(39.6±2.1)分,干预后分别为(22.6±1.5)分、(24.3±1.6)分。对照组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0.2±1.9)分、(39.6±1.8)分,干预后分别为(32.7±1.9)分、(34.1±1.8)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 指数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 指数分别为(43.2±2.6)分、(89.1±1.4)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43.0±2.7)分、(69.8±1.9)分。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3.6±2.3)分、(11.0±1.7)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3.6±2.5)分、(14.2±2.3)分。
3 讨 论
脑梗死是因大脑动脉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的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脑梗死临床表现为头晕、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失语、偏瘫、昏迷等。有学者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的患者在进行救治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脑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对于康复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4]。此次研究所采取的是细节化优质护理,主要是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饮食干预、肢体康复、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来改善预后、促进康复。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消除患者对于治疗和康复的顾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5]。加强饮食干预,有利于加强营养,增强患者抵抗力,同时避免因饮食不当加重疾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加强肢体按摩、肢体被动及主动训练、生活能力训练,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静脉下肢血栓,避免关节挛缩,且能促使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能力,早日康复[6]。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有利于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表明细节化优质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细节化优质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神经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