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2019-01-07郑蕾
郑 蕾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且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每年全世界乳腺癌新增患者达到130万以上,死亡患者总数在40万以上,然而,随着紫杉类以及蒽环类药物应用率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耐药性问题也引起了临床上的广泛关注。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通常较大。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均为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且整体疗效较为理想,与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性问题。本研究对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50例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7~67岁,平均(48.2±12.1)岁。纳入标准:①经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确诊;②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KPS评分在70分以上;③3周内无化疗药物治疗史;④心电图、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第五,报备医院伦理委员会。排除标准:①无客观肿瘤指标可评价疗效;②临床资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临床研究。
1.2 方法:第1天、第8天时静脉滴注1000 mg/m2吉西他滨,第1天、第8天时静脉滴注25 mg/m2长春瑞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1 d为1个周期,患者共接受2个周期治疗,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几个等级,总有效率=(CR+PR)/病例总数×100%。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急性及亚急性标准,对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加以评定,分为0~Ⅳ几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全部50例观察对象中,CR患者3例,PR患者23例,SD患者20例,PD患者4例,总有效率RR为52%(26/50)。
2.2 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Ⅰ级10例,占20%,Ⅱ级8例,占16%,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18例,占36%,白细胞减少Ⅰ级0例,占0%,Ⅱ级30例,占60%,Ⅲ级20例,占40%,Ⅳ级0例,占0%,合计30例,占60%,血小板减少Ⅰ级9例,占18%,Ⅱ级2例,占4%,Ⅲ级1例,占2%,Ⅳ级0例,占0%,合计12例,占24%,红细胞减少Ⅰ级4例,占8%,Ⅱ级3例,占6%,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7例,占14%,脱发Ⅰ级7例,占14%,Ⅱ级4例,占8%,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11例,占22%,皮疹Ⅰ级4例,占8%,Ⅱ级0例,占0%,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4例,占8%,肝功能损害Ⅰ级9例,占18%,Ⅱ级2例,占4%,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11例,占22%,神经毒性Ⅰ级7例,占14%,Ⅱ级2例,占4%,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9例,占18%,静脉炎Ⅰ级7例,占14%,Ⅱ级2例,占4%,Ⅲ级0例,占0%,Ⅳ级0例,占0%,合计9例,占18%,不同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是一种妇科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且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为逐年上升趋势,紫杉类和蒽环类均为乳腺癌患者常用治疗药物,因而部分转移或是复发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紫杉类或是蒽环类药物耐药性问题,并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化疗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部分患者治疗的特殊性较强,需要多次、反复化疗治疗,因而治疗效果较差。吉西他滨属于脱氧胞嘧啶核苷的类似物的一种,也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抗癌药,其能够直接作用于晚G1期和DNA合成期,并对细胞从G1期转为S期产生阻止作用[1-2]。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吉西他滨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单一药物治疗有效性在25%左右,顺铂、长春瑞滨和紫杉类等均为吉西他滨的常用联合治疗方案,其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有效率在50%左右。长春瑞滨属于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也是长春花碱第三代衍生物的一种,临床上常被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能够对微管蛋白聚合形成产生抑制作用,且与微管蛋白的亲和度较高,能够阻断细胞分裂过程,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复制过程产生阻断效果[3-4]。从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来看,长春瑞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5-6]。
从本次医学研究结果来看,累及2个以下脏器患者总有效率RR为52%,累及2个以上脏器患者总有效率RR为36%,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脱发、皮疹、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和静脉炎等,不同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患者整体有效性较好,且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