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椎穴的穴性及其临床运用*

2019-01-07芝,张

中医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椎大椎穴健脑

王 芝,张 君

(1.杞县中心医院理疗科,河南 杞县 4752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大椎穴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具有疏风解表、清解里热,通督调神、健脑益髓,宣肺理气、降逆平喘,宣通阳气、补虚培元,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如鼻炎、咳嗽、癫痫、颈椎病、面瘫、高热等。笔者结合临床研究报道,探讨大椎穴的穴性及其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1 穴名及定位

大椎穴位于项部,在第七颈椎棘突下,首见于《素问·骨空论篇》,书云:“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循经考穴编》称本穴为“上杼”,《玉龙经》称其为“百劳”。《经穴释义汇解》云:“大椎穴在第一椎上凹陷处,因椎骨最高,故名大椎。”《素问·气府论篇》云:“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指出大椎归属于督脉,为其脉气所发处之一。《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均记载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2 穴性及运用

2.1 疏风解表,清解里热

大椎穴归属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的交会穴,位于上部,居上属阳,有向上向外之性,故既能散寒解表,疏风散热,主治外邪侵袭所致的表证;又能疏散阳邪,清解里热,主治里热炽盛之证,是治疗热证的要穴,如王华主编的《针灸学》[1]中治疗感冒的主穴之一就是大椎。赵志芬[2]采用大椎穴治疗高热,先用泻法在大椎穴向上斜刺1寸,留针20 min,然后再用皮肤针在大椎穴处敲打出血,并拔一火罐,出血量为3~5 mL,治疗后,患者恶寒症状明显好转,体温下降至37.6 ℃。现代研究表明:深刺大椎穴可使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下移,发汗中枢兴奋而使汗腺大量排泄汗液,汗腺和皮肤血管扩张而退热。冯永格等[3]经过临床证明:大椎穴治呼吸道感染伴持续高热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2 宣肺理气,降逆平喘

大椎穴为手足诸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属督脉经穴。督脉总督诸阳经,为阳脉之海,可宣通一身阳气,具有宣肺理气、降逆平喘之效。邵素菊等[4]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大椎穴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使肺通气功能增加,并且能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从而使气道阻力下降。洪嘉婧等[5]研究发现:大椎穴是治疗哮喘的第二大穴。杨铭等[6]以大椎为主穴治疗外感咳嗽120例,有效率为94.2%。李鼎主编的《针灸学》[7]教材里载有“刺激大椎穴可使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量增加,支气管痉挛缓解,道阻力下降,对白细胞也有调整作用。”

2.3 通督调神,健脑益髓

《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元命苞》载有“头者,神之居也”“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之海”,故大椎穴具有通督调神、健脑益髓的作用。如邵素菊等[8]采用大椎、风池穴配伍治疗脑髓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以大椎穴为主采用通督健脑法治疗癫痫、益髓宁神法治失眠、通络益髓法治头痛、健脑益髓法治抽动症等均取得较好疗效。邵经明教授以大椎为主穴治疗狂病,经12次针灸治疗后患者精神基本恢复正常,疗效甚佳[9]。现代研究[10]表明:针刺大椎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脑水肿的吸收,激发脑神经细胞的修复功能。

2.4 宣通阳气,补虚培元

中医学认为: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阳代表着向上、向外、温煦、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都属于阳。大椎穴为机体诸阳经交会之所,能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节全身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五虚劳损,七伤乏力,骨蒸潮热等虚劳疾患。中医学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如《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西医学认为: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和中医学的正气不足密切相关。如曹文忠等[11]在大椎穴针刺的基础上加三重法治疗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有效率为92.5%的疗效,证实了大椎穴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且具有较好地预防远期复发的作用。张君等[12]以大椎为主穴针刺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的临床研究,发现此疗法对患者单项症状体征的改善非常明显。刘代红[13]采用在大椎、肺俞点刺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有效率达95.56%的疗效。临床常用大椎穴治疗痤疮,同时大椎穴在平衡针疗法里就是痤疮穴,临床常取得了理想疗效。

2.5 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大椎属督脉穴,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同时督脉“并于脊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可以治疗脊柱的病症。大椎位于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穴位所在,主治所在”是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因此可以局部的肌肉损伤等疾病。黄志强等[14]采用大椎麦粒灸结合柳氮磺吡啶及功能锻炼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发现该疗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显著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董甜甜等[15]采用在大椎穴至腰俞穴部位施灸的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取得了总有效率92.8%的疗效。姜寿科[16]拔罐治疗落枕15例,结果取得了治愈率100%的效果。

3 小 结

大椎:“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因第七颈椎棘突在项部最长,最为突出即最高,穴位于其凹陷中而得名。因颈椎(头部)活动相对灵活,胸椎相对固定,穴位于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是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的交会穴,是机体阳经的聚焦点,也是调动机体全身阳气的施治点。督脉循行入脑,贯脊络肾。脑为髓海,脊髓腔中脊髓与脑相连。阴阳是机体矛盾制约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都可归结为阴阳失调。因此,大椎对机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故有疏散外邪、宣统阳气、通督益髓、活血通络、扶助正气等作用,可用来治疗感冒、高热、哮喘、癫狂痫证、失眠、颈椎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猜你喜欢

大椎大椎穴健脑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健脑解郁黄花菜
坑人的“健脑片”
地震云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