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液配置的安全与防护探讨

2019-01-07张晓荧宋燕青张四喜张永凯

中国药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调配微粒输液

徐 敏,张晓荧,张 杰,宋燕青,张四喜,张永凯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为了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各医疗机构相继建立起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但调查发现,仍有较多医院的PIVAS在静脉输液配置过程中存在问题[1-3]。在此对静脉输液配置的安全与防护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静脉药物调配产生危害的原因

1.1 药物调配环境不达标

静脉药物配置室清洁不彻底,消毒未达到要求;门窗未及时关闭或关闭不严,引起外部空气流入;人在洁净区域内的活动也会有扬尘效应,致使空气洁净度不达标。此外,设备检修不及时,空气净化系统污染严重,会引起环境污染,从而导致配置过程中药物的污染。

1.2 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差,设备配备不到位

医护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与学习,对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无自身安全意识,在操作中未能按规定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未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安全隐患很大[4],同时,相应部门也未配备专业的防护设备与措施。

1.3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药物残留

由于装药物的容器不同及医护人员操作方法不熟练甚至不正确,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医护人员在调配药物时未能按规定摆放、移动药物,导致药物破损或药液抽吸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散落药物粉尘,或有药液喷洒残留,既浪费了药物,又导致输液量减少,影响疗效,同时,残余药液还会在配置过程中挥发,以微粒形式被医护人员吸入,危害其健康[5]。研究表明,药物性粉尘被吸入人体轻则引起咳嗽、咳痰、胸闷等,长期接触则易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产生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6]。因此,药物性粉尘有可能对接触人员产生特有危害。

1.4 微粒污染

橡胶瓶塞反复穿刺产生的橡胶微粒;安瓿开启时的玻璃碎屑掉落于瓶中形成的微粒;空气洁净度不达标,环境污染严重或操作不规范,不注意卫生引起的药液污染的细菌微粒;溶剂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等产生的微粒。这些微粒通过输液进入人体,极易导致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血栓栓塞、静脉炎等系列反应,此类危害是潜在、长期的,严重威胁人体健康[7]。

1.5 医疗垃圾未正确回收

PIVAS配置药物时会产生大量医疗废弃物,包括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感染性废物;能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医用锐器如医用针头、玻璃安瓿的损伤性废弃物,以及药物性废弃物如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等[8],统称为医疗垃圾,需要统一回收。

但这些医疗垃圾常因不被重视而混放于生活垃圾中,在运输过程中因处理不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以及破损药物挥发产生药物性微粒被吸入等原因,直接危害医护人员自身安全,更严重的是,这些医疗垃圾不仅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还会以各种渠道传播,危害更多人的健康[9]。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PIVAS环境控制

空气环境污染是输液中产生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原因[7],且药品污染及医护人员工作危害大部分来源于环境污染,故有效控制环境洁净度是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最重要的环节。PIVAS可分为洁净区、非洁净区控制区、辅助功能区。药品配置在洁净区进行,该区域最大的污染源是人,人员走动和频繁进出洁净区会在携带细菌的同时产生大量微粒,破坏洁净环境,因此应设置严格的更衣流程(更换PIVAS专用鞋→洗手→更换工作服→戴帽子→进入一更→更换调配间专用鞋→洗手→进入二更→穿洁净服→戴口罩→进入调配间→戴无菌手套),且在各个区域之间进行工作交替,应保证门窗及时关闭,每日清洁达到标准要求,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10-11]。同时为保证药品质量,PIVAS应常配备水平层流洁净台、生物安全柜,其意义在于,既创造百级洁净层流环境,防止空气进入工作区域污染药物,又可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预知的危害。同时应定期检查维护各项设备,如测层流台风速,清理排风的过滤系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日常监控环境指标,每天记录配置室的温度、湿度、气压、通风等。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消毒,定期对空气环境、压力差、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学监测。以保证配置环境的洁净度,从而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2.2 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应管理制度

应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建立健全PIVAS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制度、清洁制度、职业防护制度、医疗器材领用制度及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3],不定期对操作台、卫生材料、医务人员行为、穿着等进行检查,建立以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12],明确工作人员具体操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对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进行严格管控,以达到无菌配置要求。并将以上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既有效控制人为污染的发生,又从制度层面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此外,在调配人员上岗前还应进行相关的岗前及操作技能培训,对其他人员定期进行在岗的培训与学习,建立相应考核制度,不断提高调配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自我防护意识[13]。针对配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拓展培训,即归纳问题,总结解决方案。对调配药物操作实行奖罚机制,加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及主观能动性,建立医护人员安全给药、准确给药的意识,保证静脉输液安全[14]。

2.3 增强PIVAS人员操作规范性

为尽可能减少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产生的药物破损、粉尘散落及药液残留,可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原有抽吸方法进行改良,以节约时间,有效减少瓶中残余药量,保证药物准确用量[15]。可对破损情况进行登记上报,将易破碎药品单独列出,减少人为破损,同时医师给药时应考虑到残余药液对患者的影响,根据厂家提供数据进行剂量调整。对于厂家,医院应提供易破损药物信息,以便改进和调整药品包装,从而减少药品浪费,保证输液质量和用药安全。

2.4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配置药液

微粒的数量与针孔大小及穿刺次数呈正相关,故西林瓶抽吸药物或溶剂时应选用合适的注射器,避免使用大针头,在穿刺时尽量采取45°~75°进针。在联合用药时以一副注射器一次配伍多种药物,易产生微粒,且药物配伍顺序也会影响微粒数量。故应尽量减少过多品种药物配伍及反复穿刺,如需多次穿刺,应避免在同一位置进针,以减少胶塞污染及其他微粒叠加的效果[16]。常见安瓿为玻璃材质,开启时由于切割口不完整,操作人员力度控制不同,极易产生玻璃碎屑进入药物中,而这些玻璃碎屑在抽吸过程中因微小不易察觉,被带入配置溶液中,最终输入患者体内,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开启安瓿时应先对其凹陷处和砂轮进行正确消毒[17],在用砂轮割锯安瓿时应控制割锯范围不超过1/4周,以减少玻璃碎屑的产生。同时有资料显示,塑料安瓿产生的微粒污染远小于玻璃安瓿,并且在减少微粒及其他减少污染方面有巨大优势[18],应尽量选用塑料以减少微粒产生。加强对静脉输液配置感染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产生微生物及热源的可能性,保证输液安全,是维护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2.5 监管医疗垃圾

医疗垃圾不仅会在运输过程中对人体产生外伤、感染等伤害,如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预知的危害,如造成山坡、河流、空气的污染等,直接威胁人类健康[9]。处理时首先应从根源着手,在医院医疗垃圾产生后严格按相关制度分类存放,安排专人管理,开辟专用通道;其次,保洁部应完善部门制度,加强工作技能培训,提高保洁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如在工作中佩戴相应的防护工具,保障自身安全,降低医疗垃圾院内感染发生率[19]。最后,可通过不断完善并改进医疗垃圾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地区对医疗垃圾进行相应的废物终处理,保证人类健康[9]。

3 小结

在多种给药方式中,静脉给药因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等优势占重要地位。静脉输液调配全过程产生的危害不可预估,因此临床安全用药也受到广泛重视。PIVAS应建立健全部门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证配置环境的洁净度,减少药物残留引起的污染,提高调配人员的自身素质及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防止药物对医护人员及患者造成危害。各医院应制定医疗垃圾处理流程,减少医疗垃圾院内污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医疗垃圾。加强静脉输液安全不仅是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保护,更关系到人类健康,需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调配微粒输液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
颈枕输液袋
张馨予调配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