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防控体系分析

2019-01-07

现代园艺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叶菜类色谱法净化

赵 娟

(沙坡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中卫 755000)

叶菜类蔬菜种植期间为了预防病虫害,一般会选择喷洒农药的方式,但如果处理不到位会出现农药残留问题,影响蔬菜食用安全。为了预防农药残留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防控体系,使用NY/T761-2008检测标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且气相色谱法突出C14色谱柱,主要检测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液相色谱法主要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 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防控必要性

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有着非常丰富的蔬菜资源,根据食用器官对其进行分类,主要有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等。其中,叶菜类蔬菜的产品器官为普通叶片、叶球和叶丛等,常见的叶菜类蔬菜包括小白菜、菠菜、觅菜与大白菜等[1]。因为叶菜类蔬菜的生长周期在所有类型中最短,遭受病虫害几率大,所以,面临农药残留问题的可能性较高,必须全面开展防控工作,降低农药残留量。

2 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常用检测技术

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检测时会使用到色谱柱,一般选择毛细管柱,利用分离度强、灵敏性等优势检测农药残留。实际应用中,气相色谱法适用性不高,如果待检测农药沸点高或热稳定性能差,则不能实施分离检测,必须先进行衍生化处理,使得样品前处理阶段难度增加,限制了该检测技术的应用。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开始发展至今,农药残留分析范畴不断扩大,以典型液相色谱为前提,与气相色谱理论相结合进一步优化[2]。期间应用高效柱填充剂、高速移动相、高灵敏度检测设备,进一步加快分离速度。除此之外,在分离效能、检出灵敏性、自动化水平等方面也体现出较高的优势。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可用于沸点高、热稳定性能差的农药分离检测,这也扩大了该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

3 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防控体系的构建

3.1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

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预处理环节,所使用的制备技术必须要保证快速、简便,最终得出结果的误差小。此外,还要保证测定组分的选择性、回收率。分析、测定农药残留前,应明确处理流程,即叶菜类蔬菜理化性质萃取、净化、浓缩处理等。在提取这一环节,需要应用溶剂转移待测物状态,一般会使用浸渍、漂洗提取、振荡提取等方法。

其中,浸渍与漂洗提取方法,是将已经磨细的试样放入锥形瓶内,添加溶剂之后摇动、浸泡,到达要求时间后,浸出试样内部的残留农药,吸取清液后做净化处理,在非内吸性农药方面有非常好的成效。振荡提取法则是在容器内放入试样,提取溶液,随后将具塞容器放入振荡机上方,往返振荡、旋转振荡。当容器内部提取溶剂、试样完全接触后,提取残留农药,可以获得良好的提取效果。

3.2 农药残留净化技术

去除提取液内和待测物中的杂质,规避杂质可能对色谱柱、检测器产生的影响,同时,起到减少污染的作用。有时为了提高农药残留净化效率,会同时完成提取净化技术,例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因为叶菜类蔬菜样品前处理的各项技术机理存在差异性,所以,检测对象、目标化合物也有所不同。

其中,液液萃取技术是应用时间最长的提取净化工艺,其优势在于设备、试剂的选择,不需要选用昂贵的装置,且操作简单[3]。叶菜类蔬菜样品萃取剂放入匀浆机、组织捣碎机内部高速捣碎,确保农药完全萃取之后过柱净化。液液萃取技术有可能会出现异构化(歧化)反应,例如,UOP/Shell完全异构化技术,将其异构化之后采用研究法,这时辛烷值会从原本的68提高至79,使用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分离之后便可进行循环异构化处理,辛烷值提升至88~89。选择柱填料吸附剂时,常用硅镁、氧化铝和硅胶等。但液液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用到有毒溶剂,会严重威胁环境质量、技术人员安全,需要替代为其他安全性高的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是通过固体吸附剂的应用,吸附液体样品内部的目标化合物,将目标化合物与样品基体、干扰化合物完全分离。这时再使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从而真正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分离与富集处理。固相萃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回收率、富集倍数较高,期间涉及到的有毒有机溶剂量少,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无相分离操作方法,使收集分析物组分更加快捷,也能支持小体积试样处理,应用价值高。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前身是固相萃取技术,对比液液萃取、固相萃取2种技术,缩短了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时间,灵敏度高出固相微萃取探针技术100~1000倍,不需要大量样品以及萃取溶剂。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灵敏度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萃取头涂层类型与厚度,这是最为重要的2项影响因素。现如今,固相微萃取技术也在食品检查、生物样品测定等领域得到运用,通过试验分析发现,将其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可以扩大农药分析范围,固相微萃取技术原本的试验条件也能得到优化,可见该技术在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防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3 科学应用农药残留去除法

3.3.1 化学解降法。农药属于有机化学物质范畴,不同的农药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按照这一特征可以消除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化学解降法常用试剂包括酸二甲酯、哌啶甲酸、肼等,一些农药见光之后稳定性降低,分解处理更加容易,例如,菊酣类农药。一旦发现叶菜类蔬菜上有该农药残留,可将其放在太阳下曝晒,或进行紫外光照射,由此可以有效消除农药残留;再如,澳氟菊酯农药,可利用低压汞灯进行光解,消除速度快。

3.3.2 物理降解法。采收叶菜类蔬菜之后需要采取物理法进行处理,才能消除农药残留。在防控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这一方面,比较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储藏、洗涤法、去皮法等。采摘新鲜的叶菜类蔬菜后,蔬菜没有停止呼吸与新陈代谢,储藏环节依然可以通过氧化分解的方式消除农药残留。例如,可以延长蔬菜储藏时间,以降低农药残留量,但这种方法获得的消解速度慢。除此之外,洗涤法深受技术检测人员青睐,尤其是水溶性农药的使用,将叶菜类蔬菜放入清水中浸泡,可减少农药残留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科学选择残留农药去除技术是构建防控系统的关键,可为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性。

猜你喜欢

叶菜类色谱法净化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叶菜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及研究*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
叶菜类蔬菜多品种多茬口高效栽培技术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