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治疗牛腐蹄病
2019-01-07魏建国
魏建国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腐蹄病是指蹄底、蹄叉角质腐烂、分解,并引起蹄真皮炎症的一种疾病,中兽医称“漏蹄病”。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牛,发病率较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旱季节发病多,后肢发病多于前肢,成年且高产奶牛易发此病。
1 病因
1.1 日粮不平衡 饲养管理不善。如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蹄角质疏松。
1.2 病原微生物入侵感染 最常见的是坏死杆菌、结节状拟杆菌、化脓棒状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1.3 其他因素 如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便不及时清除,使蹄长期被粪、尿、泥水浸渍而软化。牛舍与运动场地面不平,内有石子、炉渣、瓦砾、玻璃碎片、冰土、冻粪块、铁钉等异物,均可刺伤蹄软组织而引起发炎。
2 症状
病初趾间蹄冠部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疼痛加剧,蹄尖着地,行走困难。如两后蹄均患病则多卧少立,以减轻负重。严重时,蹄部化脓,组织破溃,流出恶臭、难闻的黑色液体,体温升高达40℃,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产奶量下降。
炎症蔓延到蹄冠、球关节时,关节肿胀,皮肤增厚,失去弹性。疼痛明显,步行呈“三脚跳”。化脓时,关节处破溃,流出奶酪样脓液,病牛全身症状加剧,常卧地不起,消瘦。
3 诊断
根据蹄病发生部位,临床上的表现,如见蹄叉腐烂和腐蹄即可确诊。
4 治疗
4.1 外用验方
4.1.1 雄黄、枯矾等量研末撒布、包扎,1~3日换药1 次。治蹄叉腐烂初期轻症。
4.1.2 豆油烧开涂抹患部,再用枯矾、雄黄、血竭各等量研末撒布、包扎,3~5 天换药1 次。治蹄叉腐烂分泌物多。
4.1.3 沥青、黄蜡、血竭各等份,共熬成膏,加入冰片末适量调匀,填塞患处并包扎,5~7 天换药一次。治蹄叉腐烂成洞。
4.1.4 大蒜泥100g,葱泥80g,生半夏(研末)60g,生大黄末40g,加熟猪油适量,调成膏敷患处,每天1 次,敷药前先用消毒水洗净。治蹄叉腐烂、流水痒痛。
4.1.5 花椒30g,柏树叶100g,煎汁3 升,洗净患处;再用枯矾、没药、五倍子各等份,研末撒布腐烂面,2 天换药1 次。治蹄叉腐烂流臭脓。
4.1.6 松针、柏叶煎汁洗净患处后,再用锅底灰3份,黄柏2 份,硼砂1 份,共研细末,撒布患处,每天1 次。治蹄叉腐烂流臭水。
4.1.7 菜油40 份,羊油10 份,黄蜡15 份,加热煮沸后再加花椒末、没药末各2 份,离火调匀,趁热注人腐蹄洞中,冷凝包扎,每5 天换药一次。治蹄叉腐烂久不愈。
4.1.8 彻底清除蹄底污物,找出患灶,用小尖刀挖出病灶内腐肉脓液,用白酒或70%酒精洗患处。蹄底朝上,可选下列药物填塞。
(1)血竭粉。边填边用烧红的烙铁溶化血竭粉,直至填满洞穴,可用棉花加松馏油放于血竭封口的外面。
(2)烟丝或血余炭(人发烧灰)。用煮沸的植物油灌烫患处后,填入烟丝或血余炭,要求里松外紧,外用黄蜡融化闭封。
(3)煅石膏35g,冰片1g,轻粉10g,共研末填塞,黄蜡封闭(适用于湿痛)。填塞后用纱布包扎,有条件者,可以穿蹄鞋或覆盖白铁片后,再装钉蹄铁,一次即可。
4.1.9 硫黄粉30g,桐油60g,共煎成胶样,洗净蹄后涂上药于患处,一次即好。(注意不让牛下水)
4.1.10 乳香、没药、儿茶、枯矾各等量,上药研为细末,过60 目筛,装瓶备用。临用时先用清水洗患处,手术除去坏死组织,先用10%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用药末适量,撒布患处创面即可。
4.1.11 生桐油(或桐仁)、石灰各适量,将桐油拌石灰或用桐仁捣烂填满患部,包扎固定。
4.1.12 白及6 份,煅石膏2 份,黄连粉2 份,上药混匀,温水调成糊状敷塞患部,包扎即可。
4.1.13 清洗腐蹄,先用清水洗净蹄冠和蹄底,再用1%高锰酸钾液清洗腐烂组织,排尽脓汁。用干净消毒过的纱布条把腐烂部分擦干。把100 毫升桐油放在铁锅内,用微火煮沸后加2g 硫黄粉,再用镊子夹一小块消毒纱蘸混有硫黄粉煮沸的桐油涂擦在腐烂部分。每天1 次,连续5 天即愈
4.2 内服验方
4.2.1 当归、黄芪、熟地、党参、防风、槟榔、钩藤、茯苓、猪苓、泽泻各30g,川芎、双花各25g,白酒90毫升为引,共研末兑酒内服。
4.2.2 当归30g,白芍25g,栀子、连翘各12g,牛膝、川芎各25g,苦参、砂仁、丹参各12g,乌药、地黄、茯苓各15g,天花粉12g,引糯米1 撮,生姜3 片,半酒半水煎内服。
4.2.3 双花、花粉各18g,连翘、白药子、乳香、白芷、浙贝、防风、没药、陈皮各15g,当归24g,甘草12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一次内服。可与外用药结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