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9-01-07何小华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桂平民间艺术文化遗产

何小华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广西贵港 537200)

1 桂平杖头木偶戏的简介

桂平杖头木偶戏原本事先是没有现成的剧本,而是由民间艺人根据当地人们的劳作、生活等内容即兴创作的表演,他们通常自制木偶,并为其穿戴当地服饰装扮,再通过边操作木偶,边用当地白话进行故事演唱。当然,表演时还需要利用当地的锣鼓进行配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桂平杖头木偶戏也演变成了剧本式的表演,先搭好幕布,用锣鼓进行配乐,再进行木偶操作表演和人声演唱、腔调变化完成创新性表演。其题材主要来源于古代历史人物和故事,如《穆桂英挂帅》、《岳飞传》等,还有就是根据时代变化改编创作的现代木偶戏《丰收之后》等等。桂平杖头木偶戏唱腔与众不同,有男腔、女腔之分,且由于角色不同,行腔也有一定区别,老、幼、忠、奸各自有较稳定的行腔。基于此,锣鼓点和脸谱着色也有不同,如,红色脸谱代表英雄豪侠,黄色脸谱代表庄严威武,黑色脸谱代表勇猛刚毅,白色代表阴险狡诈。

桂平杖头木偶戏起源于巫文化,受到巫文化的影响最为深渊,但是它并不是在对巫文化里的巫术进行继承和传播,而是对巫文化进行了创新发展,将巫术改变成了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精神,并将这种文化精神融入木偶戏故事表演中,加以传承和发展。

2 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2.1 受关注度越来越低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所有国家都融入到了国际信息交流圈中,各种西方文化、西方思想的融入,使得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也不断下降。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人将注意力放在了现代艺术研究上,而忽视了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因而,随着人们对桂平杖头木偶戏关注度越来越低,使得其发展也无法引起人们重视,传承就更加困难。

2.2 保护和传承工作管理不够系统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家、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从业者的关注,很多人想为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但是却无从下手。因为对于杖头木偶戏这种具体民间艺术,没有先进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可实施,也没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可遵守,也没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系统化管理。

2.3 传承人、力不足

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但是,鲜少有人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而且,很多有经验的木偶戏艺术表演家都相继离世,没有后辈对其技术、技巧继承发扬,使很多表演技艺都在失传。即便有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宣扬传播桂平杖头木偶戏,但是表演手法和技艺都不成熟,导致很多观众都对此艺术传承失去信心和兴趣。

3 桂平杖头木偶戏文化传承发展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杖头木偶戏是桂平地区特色民间艺术,虽然已经被当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他地区人们知之甚少。要想使其实现传承与发展,必须利用各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使其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可以成立桂平杖头木偶戏专业剧团,由专业剧团到其他地区、学校、剧院去进行公演或者参加各项比赛活动,通过公演和比赛活动的参加,能够扩大宣传方式、增加杖头木偶戏的传播范围,高质量、具有艺术性的的表演自然也会走入人们的视野,获得人们更高的评价,也会增加其品牌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宣传渠道,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对桂平杖头木偶戏的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专题报道和广告宣传,增加人们对其关注度,因为现代年轻人大多是通过网络等媒体关注新闻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让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和社区,免费教他人演绎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此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加入宣传队伍之中。

3.2 建立健全相关保护法规

虽然,我国陆陆续续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但是还没有细化到不同地区、不同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措施文件上。这就导致各个地方在落实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因而,在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根据桂平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规章体系,其中必须包含奖惩政策,以便在对杖头木偶戏及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有据可依,使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制度保证。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展览馆,对杖头木偶戏的木偶、戏服、幕布等进行展示,出资大力对该项目进行宣传。

3.3 融入新的管理和创新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时代也随之到来,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要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内其他文化和国际文化接轨,借鉴新的管理和创新模式,借鉴优秀的保护思想,以保证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利用其他文化中的精华对杖头木偶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保留当地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前提下,融入新的时尚元素,根据现代人们的审美特点进行适当改变,以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度。例如,在进行木偶戏服创作时可以利用中国福、中国结等元素进行创作,在演绎时可以融入歌剧表演形式特点等,以此增加表演的艺术性,促进杖头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3.4 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支持力度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传承人。因为年轻人往往对新的文化艺术更加关注,而普遍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够重视。因而,在杖头木偶戏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首先,要从保护和传承的媒介抓起,邀请专业表演人员成立专门的杖头木偶戏培育机构和培训教材,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进行路演和试演,邀请有意向的学员观看和文化理论、文化魅力讲解,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员加入学习的队伍;其次,要加大对学员的考核力度,规范其表演。对其日常表演由专业剧团人员进行详细指导,对不规范的表演进行指正。并定期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做汇报演出,对掌握程度不佳的学员进行专项辅导。最后,要严把出口关,对所有出师学员进行严格出师考核,通过后方可让其进行文化传播,以保证文化传承的质量。

4 总结

综上所述,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优良代表必须被保护和传承,以实现其现代价值。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加大对其宣传力度,在保留桂平民族特色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对其进行改革创新,使桂平杖头木偶戏艺术性不断提升,使更多的人关注这一文化艺术形式,使其品牌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进而实现其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桂平民间艺术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plus medications for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BMP-2 and OPG levels
王桂平国画作品选
Operation of the main steam inlet and outlet interface pipe of a nuclear power station①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文化遗产保护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