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选实践主题 实施有效教育

2019-01-06刘钧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主题选择

刘钧

摘 要:尽管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所占课时不多,但是要上好这一课程,还需要教师的巧引妙导。但在现实中,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培养难以差强人意,教师缺乏对学生道德实践的深入引导,从而挖掘不出活动主题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对德育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主题选择做一探究。

关键词:德育实践活动;主题;选择

尽管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所占课时不多,但是要上好这一课程,还需要教师的巧引妙导,但现实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培养差强人意,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深入引导,从而挖掘不出活动主题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主题确定是实施德育活动教学的第一步,一个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兴趣,还能够推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主题,带给学生的体验是特殊而深刻的,是能够让学生整个过程都能紧紧围绕主题,主动参与实践,为解开疑惑、找到根源积极思考与探究,并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办法,且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可以说,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又有用。本文仅对德育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主题选择做一探究。

一、把发现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德育实践活动的起点阶段,就是用一个问题来引起整个活动的开展,而这一问题从何而来?当然,如果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劲头并不大,在学生看来,教师的问题或许并不与自己的认知和心中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有关联,自己是被牵着鼻子走。让学生对活动有兴趣和激情,就需要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观察中发现问题,有强烈的解开心中谜团的动机和愿望。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就是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敲门砖。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罗列和梳理,找到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作为活动的主题确定的目标。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基于学生日常对生活的观察,并在观察中产生疑惑,从而思维随之联动。如,每到上学放学,校外的一些小商贩对学生出售自制的烧烤一类的食物,还有廉价的小零食等等,有的学生如果饿了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烧烤吃。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引子,放到课堂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只简单地抛出问题,“看到这些,你有何想法?”此时,学生围绕这一现象,开始表述自己的见解,也有学生提出了疑问,“流动摊位做的东西卫生吗?”“如果吃坏肚子,谁来负责?”“为啥没有人管管这些小商贩?”……当学生对这一真实的现象表达建议时,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并借助了他们日常的观察以及产生的思考,无形中激发出他们的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就是确定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的前奏。这些思维的火花,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深入研究问题,并不断拓展思维。

二、从汇集问题到探究问题

在引导学生开始发问并思考时,教师继续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某些现象进行调查,从而能够将学生零星的问题汇集在一起,为精准确定活动靶心打好伏笔。依然以上述例子为例,根据学校门口售卖零食等这一现象,教师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包括:你经常吃校门口卖的食物吗?你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吗?你知道这些食物从哪里来的吗?你有过吃校门零食拉肚子的情况吗……实际上,调查问卷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自然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而由此衍生出的学生的问题还有:为什么不请质监部门对食物进行安检,为了有足够证据证明校门口卖的食物不卫生,专门请质监部门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公布检查结果,用科学的数据来说话;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负责治理这些校门口的商贩行为,等等。从而,在学生最为感兴趣的问题上下手,学生主动认真思索,对身边现象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开动自我的责任意识和探究意识,就问题的解决展开一场真正的思维辨识和行动实施。

三、围绕主题设计德育实践预案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已经使学生形成了迫切想进入活动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此时,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式和深入式的推进引领: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做,你有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解决过程中,哪些可以顺利完成,而哪些需要借助外力?你需要帮手吗?你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吗?教师可以创设学生讨论平台,让他们结合问题,先弄清楚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靶心问题进行具体探究,以什么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要开展哪些社会调查,人群分类,涉及哪些部门,等等,先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的预案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让各小组拿出实施方案,同样的一个主题,各小组的方案和研究方向却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围绕校门口食品究竟安不安全这一主题进行集思广益的策划;有的小组则认为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放学秩序,探讨该由哪些部门联合治理;还有的则认为学生爱吃商贩食品是因为自身需求,而這一问题涉及家长、学校、社会是否关注学生的膳食营养,从而让学生吃好吃饱,这样就不会选择毫无保障的校门口食物,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就研究方向的可行性进行预判,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当学生的思维变得多元,就会成为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实践的动力之源。

总之,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去不断探究与挖掘,真正实现自己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梦想,由此,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才是科学有效的活动,也是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德育能力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钟华.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现状与策略[J].新教师,2018(5).

[2]姜衍仓.浅析能动实践课堂教学创新模式[J].人才资源开发,2017(8).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主题选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