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是为了“不管”
2019-01-06温燕
温燕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只有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样,促进自主管理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在小学阶段进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主。同样的道理,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律能力和个人发展规划等,要给小学生多方面搭建多种自我管理平台,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班级管理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常见的实现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携手发展”模式——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感
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感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如果说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落实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一个方面,那么大手牵小手又是学校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另一个有力措施。学校可以在五年级和一年级组织帮扶班。五年级学生以独立组合、强弱匹配的形式组成3~4人的小组。他们轮流担任辅导班的小辅导员,发挥“服务、管理、指导”的作用。在开展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活动计划独立设计,活动过程独立实施。
1.活动计划的独立设计
每组五年级学生至少担任一周的小辅导员。本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如何开展活动,应该做什么准备,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小辅导员用他们的眼睛来理解小同学的需要,并来构思有趣的活动。策划中,“你想出金点子,我想出好办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设计中的自主作用。
2.自主实施活动过程
温暖、轻松的教育环境,为小辅导员展示才华、增长才干搭建了舞台。在活动中,小辅导员和友谊班的学生结成了帮扶对象。根据活动主题,小辅导员自己搜集整理各种资料,自己制作教具、学具,策划组织整个活动。例如,在“少先队员知识我知道”的主题活动中,五年级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少先队员的十项知识,打印发给一年级学生。他们还把拼音放在不认识的生词上,进行领读,然后抢答,鼓励答对的孩子,给他们小奖励。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团队知识,与哥哥姐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项活动中,高年级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低年级学生迫切需要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满足。自主管理下的师生互动,使校园再次焕发出活力。
二、自主管理项目申报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团队意识和生活秩序意识,针对体育锻炼、中餐、课间休息等一系列德育工作的主要点,将自我管理的范围扩大到这些方面。把这些日常项目作为提高班级自我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每节课可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向德育部提交自我管理项目申报,并接受德育部一周的考核。通过考核,实现学生对项目的自我管理。德育部也将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宣布该项目的通过,在学生面前树立“我能自主,我光荣”的意识,渗透荣誉感。
1.在不同的年级中,应执行不同的自主管理要求
受儿童自然成长规律的影响,儿童年龄越大,自主性越强,自主管理水平越高。因此,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独立要求,放宽对低年级的要求,提高高年级的标准,并对每个独立项目设定低、中、高三个标准要求,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教育。只要班级达到其等级标准,将进行独立的管理评估。
2.不同班级的管理项目应具有不同的特点
为了突出班级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自我管理项目外,每个班级还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向德育部提交自己的自我管理项目,并说明原因和预期的效果。已达到预期结果的项目将被通过。比如六年级一个班有一组热爱板报设计的团队。他们之所以提出申请,是因为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班报的设计、绘画、临摹,没有老师的帮助,他们也可以独立完成班报的设计;他们几乎在每一期中都获奖。预期效果:板报精美、细致,突出主题,适时获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达到了自我管理的预期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以班级主人的态度,处处维护班级荣誉,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把个人荣誉与班级荣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三、成立自主小社团模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把自主管理仅仅定义为允许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除了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外,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个性特征,一个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还应该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制订计划和定位,并能为此做出努力。
自主小社团改变了过去学校社团的运作模式,学生根据相同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界限自发形成的学生群体。自主的小社团活动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从制订计划、制定管理办法到邀请教师或家长担任社区顾问,学生齐心协力完成工作。
自主小社团的活动涉及社会实践、艺术、科学、体育、劳动技术等,以实现“五育”(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为目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形成了许多积极健康的小社团。常見的有礼仪、摄影、记者、文学、足球、象棋、舞蹈、写作、十字绣等小社团,社团组织丰富多样,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最大的社团可能有二十多人,最小的社团可能有五六个人。自治小社团经过实施,发展学生自治管理的新型“兴趣小组”。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是培养学生自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那些自主的德育活动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舞台。同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使他们既能得到锻炼,又能获得成功的经验。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