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01-06胡雪玲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阅读小学语文

胡雪玲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设计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小学语文阅读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科学实施问题教学法,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教学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标改革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越来越普遍,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培养阅读思维,开拓眼界,拓展知识储备,是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入手,针对具体阅读内容,发挥提问艺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出发点渗透阅读重难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和特点

(一)问题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问题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在问题教学法实践中,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一方面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好奇心。就问题答案而言,往往是丰富多彩的,能够使每一位学生体会答题的乐趣,提高学习自信心,便于彼此相互交流,提高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的特点

其一,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情境性,该情境最好能够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其二,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知识重难点,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三,问题难度要适宜,既利于学生思考,又能够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其四,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拓展性,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顺应不同基础水平学习者的需要,问题与问题之间是环环相扣的,答案是多姿多彩的,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

二、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最关键在于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联想的问题,以问题带入教学环节。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文章题目入手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又叫作题眼,是探索文章的关键切入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题目进行发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力,激发好奇心。以《海底世界》教学为例,抛出问题“海底世界都有哪些动物,同学们知道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一起来说一说。”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2.从中心句入手

中心句一般都有点明主旨的作用,有很重要的思考价值。因此,设计教学问题时可以抓住中心句背后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考与领悟。比如在《父亲,树林和鸟》一课中,文章结尾提到“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教师可以向學生发问“作者为什么庆幸自己的父亲不是猎人?”该问题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启发性,能够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3.从文章课后习题入手

小学语文每一篇文章都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组织学生思考,深入文本阅读,把握中心思想。

(二)边读边议,分享思路

问题提出后,探讨过程是最重要的思想交流环节,学生彼此间通过相互沟通产生思维碰撞,深入文本阅读,把握中心主旨。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分析与讨论问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思想偏差,此时,为了使讨论更有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讨论,从而掌握如何透过问题抓住文本中心,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以《海洋世界》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为例,学生完成自由回答后,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海洋中丰富的物种资源以及每一个典型物种的特点,像乌贼、章鱼、海藻、贝类等,使学生对海洋物种有更直观和深刻的了解,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一种像梭子的鱼游得很快,攻击其他动物时,比火车还快,贝类巴在游轮低下进行长途旅行等,真正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人、物产丰富的世界。”

(三)解决疑难问题,构建知识体系

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的疑问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学生对文章内容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开放性、个性化学科,每一个系统性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在增加教学难度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再质疑,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实施拓展,开启头脑风暴,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提出新问题。比如解决了《父亲,树林和鸟》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后,有学生答道:正因为父亲不是猎人,才会在树林里欣赏到小鸟的活力;还有的同学回答道: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了鸟类,是鸟的保护神,说明父亲热爱自然,尊重万物,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此时整理完学生答案后,鼓励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有没有充当着‘猎人的角色呢?”这一问题更深入一层,从课文拓展到了自我和社会,从智育向德育方向发展,促进知识实践应用的同时,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生命观念。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最大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了注意力,提升了教学质量。但是,教师需要注意,问题教学法重点不在问题,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思维,鼓励其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春山.探讨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2-63.

[2]马红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73.

[3]王平华.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研究[J].学周刊,2014(24):138.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阅读小学语文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