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翻转”,建构儿童诗意思维

2019-01-06杨金玲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翻转开放性针对性

杨金玲

“翻转课堂”很适合当前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因为它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采取“以学定教”的方式,老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设计情境,让学生体味到古诗词的意境美、音韵美、情感美。但是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教学设计的自主性原则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由传统课堂中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学习探究者,是学习的主角,而老师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这就意味着,老师在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促使学生把答案说出来,这种方式虽说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权利,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答案仍然在老师手里,只不过是老师经过预设之后引导学生得到了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在传统课堂上,课堂教学活动完全依赖于老师来组织,没有老师教学则无法进行。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老师要让学生把握好课前预习的机会,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前,老师的课前微视频设计就是要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在课堂教学进行中才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在课前能主动学习,微视频设计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在课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了自主学习,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释难。

在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因为古诗词的积累靠的是学生自己平时的大量诵读获得的,不能只依靠老师上课的时间来进行积累,这就需要老师调动起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到积累并不难,学生可以自行诵读《唐诗三百首》等一些古诗词书籍,也可以时常看看《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来积累自己的古诗词。

二、教学设计上的针对性原则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是,传统课堂上,老师很难关注到学生个体,所以就极不易开展针对性教学。而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已经做好了自主学习,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学习的进度,一些优等生在课前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拓展性学习,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在自主学习时,自己看微视频也能明白。

比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一诗时,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优等生在完成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学习李商隐的其他同类诗歌,《夜雨寄北》《嫦娥》《锦瑟》等,从而进一步地领悟李商隐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则只需要通过多次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来完成《无题》一诗最基础的内容。

老师通过学生任务单完成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以适合学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只需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即可。在翻转课堂上,老师必须遵守针对性原则,因材施教组织好教学。

三、教学设计上的开放性原则

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不能像过去传统课堂教学设计那样,只设计有标准答案的封闭性问题,而要多设计一些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提升课堂思维的力度,同时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翻转课堂教学是开放性的,而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老师要围绕学生进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翻转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教学充满期待,这种期待不是只让学生得出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是对未知情况的一种期待,老师在课堂上要期待的是学生能生成老师之前没有设计好的绝妙问题,这是出老师意料之外的,或者是之前没有想到的,这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得到这种教学效果,语文老师就必须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语文教学中都应如此。

而课堂教学中,学生要想生成一个个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回答,就必須在课前的前置性自主学习中多下功夫,老师可以把一些开放性、能体现思维发展的题目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就提前给他们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并做一些准备。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会给老师带来挑战,这些开放性问题老师放出去了,要收回来却要费一番准备。因为在翻转课堂上,学生经过了前置性的自主学习,思维非常活跃,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及时地对学生做好引导和过渡,这些都对老师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把翻转课堂运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及其设计上,意义深远,不但能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拓展了老师古诗词教学的空间,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倪牟双,王建勋.翻转课堂与微课(小学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翻转开放性针对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