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学习作
2019-01-06李小藕
李小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课堂资源,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同时教材的主题式组合编排、口语交际等无不在提供一个很好的说写平台。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望父買橘”片段中父亲的穿着、蹒跚的步伐、艰难的举动让人潸然泪下,学生却面带不解,他们的生活经历不曾让其领略父亲的艰辛,怎么办?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已故同事的教学点滴,我带着满脸泪痕向学生倾诉故友的往事。学生中有受过该老师教诲的,我的诉说牵动了他们的记忆。沉思、惋惜的凝重挂在了稚嫩的脸上。抓住这个机会我让学生写一写身边亲人的生活片段随笔,学生欣然应允。
再如,教学《台阶》时,文中父亲辛苦一天的收入,超过台阶的破草鞋,让我们在课堂上重拾对父亲的深情。又何尝是一个“早出晚归”所能概括?学生品读的同时,我因势利导:自己的父亲劳动一天收入多少?纵向对比,差异中可以窥见今天生活水平的提高;横向对比中我们的消费,孩子对父亲的情感便不再模棱两可。我们以“早出晚归的父亲”为题的随笔,孩们轻松完成。
有学生这样写:我望着父亲的背影,不知怎的,总也挥不去当年父亲送我来校时的情景——我走上了小桥,父亲仍然站在桥头,任秋风,吹着他那有点蓬乱的白发,掀动着他那散有汗味的衣角,仿佛看见了动情的泪水在他那沧桑的脸上流淌……此时的我,视线早已模糊,喉头像塞了湿面团,什么也喊不出,只是一个劲地挥舞着双手,用那颗流泪的心呼喊——回去吧,我的好爸爸!可他像没听见似的,雕塑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把概括变为具体,不再依靠程式化的指导语言,在经典的范本中寻找师生写作的切入点,让动笔不再是我们的拦路虎。
教材每一个主题单元后的“口语交际”往往是我们忽略的内容。如有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恰逢“母亲节”来临,我当即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从“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入手,让他们思索自己与母亲的感人故事。短暂的平静之后,孩子们精彩的讲述让我始料未及:有的孩子从一丝白发悟出浓浓的母爱,有的孩子把唠叨演绎成动听的旋律,有的孩子引经据典把母爱升华……课下随笔洋洋洒洒中流淌着亲情。我对习作及时整理,悄悄地投稿。当我把泛着油墨香的报纸送到孩子们手中时,他们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习作的快乐种子已在其心田驻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引进习作,才会收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动笔佳境。
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只要从学生、教师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把握文本,发掘文本,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选择文本的内容,都将会开辟出一方新的习作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