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9-01-06张忠湛穆国冬王晋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饲养管理流行病学

张忠湛 穆国冬 王晋

摘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导致的一种原发性或者继发性传染病,各个日龄的鸭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幼龄鸭的易感性最高,且不同日龄患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近几年,随着养殖业朝规模化发展,养鸭场中容易出现发病。由于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较大等特点,对我国养鸭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对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鸭;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免疫预防;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129-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特点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呈球杆状,两端钝圆,周身存在鞭毛,可自行运动,有些可形成荚膜,但无法形成芽孢。该菌适宜在18~44℃的环境下生长,有时在15℃下即可生长。该菌对高温、干燥比较敏感,如在50℃条件下处理30 min、在60℃条件下处理15 min就会被杀死,但内毒素和抗原在100~121℃条件下煮沸超过2 h才可被杀死。该菌对常用化学药品的敏感性都较高,如在2%的氢氧化钠溶液、0.1%高锰酸钾水溶液、1210消毒液(主要成分为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1∶2000倍稀释的百毒杀等消毒液中浸泡十几分钟就会被杀死。

1.2 易感动物

任何品种和各个年龄的鸭都能够感染发病,但临床上常见2~6周龄的鸭发病。另外,病鸭的临床症状表现的类型存在一定差异。

1.3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带菌鸭,其排出的粪便中含有病菌,并对饲料、水源造成污染,导致其他鸭通过消化道感染。另外,还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携带病菌的尘埃而发生感染,或者种蛋的蛋壳污染病菌,入孵时在出现裂隙后导致胚胎感染,造成胚胎死亡或者雏鸭孵出后就患病。当鸭的皮肤出现损伤,也可感染病菌而出现发病。此外,成年鸭还可经由交配导致感染病菌而发病。

1.4 诱发因素

饮饲及营养状况因素。养鸭生产中,鸭群营养状况与饲养方式、饮水等直接相关,尤其是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状况以及营养水平的高低等都会影响机体是否感染大肠杆菌的重要因素。另外,当鸭群的饮用水源污染大肠杆菌后,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有害环境因素。鸭舍没有及时清理,导致环境中含有高浓度的氨,长时间之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被破坏;鸭舍相对湿度在25%以下,不仅会造成呼吸道黏膜过干,有利于大肠杆菌的侵入,还会导致舍内悬浮大量的尘埃,其会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还可作为载体使大肠杆菌进入呼吸道。另外,气候多变、鸭舍通风不良、鸭群饲养密度过大等都是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的诱因。

应激因素。某些应激反应会导致鸭感染大肠杆菌病。如免疫程序不合理以及接种疫苗时出现的应激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发病。

2 临床症状

2.1 雏鸭

雏鸭感染后主要发生脐炎,形成大肚脐,体质虚弱,精神萎靡,缩颈,双眼闭合,腹围较大,走动缓慢,腹泻,泄殖腔四周往往污染粪便而形成“糊肛”等。

2.2 育成鸭

育成鸭感染后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且侵入气囊后会导致明显的呼吸困难,双翅下垂,往往在一旁呆立不动,头向下弯曲,嘴角碰地,双眼和鼻孔处一般附着分泌物,下痢,最终由于败血症或者严重脱水、体质衰竭而死亡。

2.3 成年鸭和蛋鸭

成年鸭感染后呈慢性经过,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经常卧地,拒绝走动,站立或者走动时可见腹部明显下垂。蛋鸭患病后腹部下垂,产蛋量降低,容易产出畸形蛋等。

3 防控措施

3.1 药物治疗

10%阿莫西林粉,按每100 kg水添加5 g混饮,连续使用4天。

扶正解毒散(主要成分为黄芪、板蓝根、淫羊霍),按每千克饲料添加2 g混饲,连续使用4天。

复方乌洛托品可溶性粉,按150 kg水添加100 g混饮,连续使用5天。

病鸭症状严重时,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 mL/kg澳克林(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需要注意的是,病鸭在用药治疗初期效果明显,通常2天就不会再发生死亡,但如果此时停止用药会出现复发,因此必须继续用药3~5天才可确保完全康复。另外,采取反复用药容易形成抗药性,导致疗程变长,因此治疗时要求一次用药、合并用药,争取治疗一次即可康复。用药治疗的同时,每天对运动场及鸭舍进行1次消毒。

3.2 免疫预防

各个日龄的鸭可接种禽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来预防发病,每羽接种剂量为0.5 mL,预防效果良好。如果鸭场已经出现发病,也可分离本场的大肠杆菌菌株制成灭活菌苗用于免疫接种。

3.3 加强饲养管理

养鸭场要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有效避免不同批次、不同日龄鸭群间发生交叉感染。同时,鸭群尽量采取封闭式管理,从而可减少或者完全杜绝鸭群接触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染物,从而防止该病。

确保饲料营养充足,尽可能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供给清洁饮水。舍内粪便等垃圾要及时清除,保持通风换气良好,防止骤冷骤热,调控鸭群饲养密度合理,从而避免诱发大肠杆菌病。

定期消毒,注意选择使用广谱类消毒药,每周进行1~2次。特别是在引种前,棚舍要进行全面清扫、消毒,要求先用清水洗凈,然后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条件允许可采取熏蒸消毒,以将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充分杀灭。

3.4 做好引种检疫

当前,规模化养鸭场很少采取自繁自养,主要是到专业孵化场进行引种,从而导致引种时非常容易传入大肠杆菌病,因此必须加强引种检疫,这是避免传入大肠杆菌的重要措施。

鸭场引进雏鸭、种蛋前,必须到当地镇街畜牧兽医站或者区县畜牧兽医局进行引种备案工作,特别是到外地引种时,要经过引种审批,禁止到疫区引种。引种后,雏鸭要在隔离圈舍内饲养至少15天,确认没有任何传染病症状后才可与本场鸭群进行混养。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饲养管理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