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传承

2019-01-06朱晓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朱晓菁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其知识内容都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因素.只有把传统的文化魅力融入教材中,才能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数学教学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更深一步地学习数学,喜爱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研究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结合的关键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一、挖掘数形之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眾所周知,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充分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还原和再现这个过程,将割裂的数学知识和现实背景相联系,带领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断探寻知识发展的足迹,体会数学和社会的改变.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教师可以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先给学生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让学生感受赛马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对阵图.在进行归纳、比较时,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每个回合的过程,感受最贴切的思想.先创设出这种浓厚的“传统文化味”,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中国传统图案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还代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让学生体会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如,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出一些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年画、脸谱等图案,随后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收集图案,深入学习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提高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了解数学历史,感受先贤人文精神

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库朗说:“不论教师、学生或学者,若真要了解科学的力量和面貌,必要了解知识的现代面向是历史演进的结果.”由此可见,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对学生起到德育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在教学时以名人的经历为导向,向学生介绍数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国古往今来的优秀数学家在探索数学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伟大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热爱,并学习这些人物的精神,进而构建学生自身的价值体系.这样的事例有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名人资源,为学生多介绍感兴趣的名人趣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体现德育,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计算出了圆周率的人.让学生明白中国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有人们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在古代落后时期,仍然出现了如此伟大的科学家,现在的科学快速发展,如果学生不认真学习,将愧对古人.让学生以他们为学习榜样,树立起为国争光而努力拼搏、奋发读书的使命感.

三、弘扬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价值观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学科教育息息相关,而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探索课程资源中的有利因素,贯穿课改理念.首先,该怎样正确对待数学史料的问题.古老的历史文化,积累了许多值得流传的史实与价值观念.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对史实的介绍中,还应该帮助学生透过史实去接触史实背后所具有的价值,让它构建成一种更有教育意义的方法.如,祖冲之是中国古代研究圆周率的骄傲,但目前为止,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为学生讲解他在数学探索中怎样“借助正多边形周长研究圆周长”的数学思想和智慧以及他并不满足于现有得出的结论,不断探索、执着努力的研究精神等,让学生透过课堂去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这个数学事迹适时渗透到具体的周长公式的研究中,学生有了丰富的感受,认识也变得更全面.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领先与现代数学的落后,让学生分析这个结果产生的内在因素,让深刻的民族尊严感和为中华数学之崛起而奋斗的决心在学生心中升腾.

四、开展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价值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与认知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强化,通过强化使之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的融入局限在课堂中.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去创建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学研究性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体会历史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如,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教材上只是给学生介绍了算盘产生的年代和算盘算珠的简单认读,而算盘是古代发明的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在世界计数和计算工具史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让学生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对称”时,可以让学生搜集图案,通过电脑设计“对称”图形;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主题网站,熟悉中国古代的历法,了解平年、闰年以及日历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这些课堂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巧妙设计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氛围和效率,掌握学生思想跳跃度,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实际接受能力,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耳濡目染,才能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炳生.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J].新课程,2017(7):242.

[2]高波涛.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5(1):9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