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 主体意识的策略分析

2019-01-06李治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自主意识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李治平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要想从根本上破除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自主学习为切入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以自主学习为切入点,培养小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意识;培养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以后的深入学习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主体意识也是深化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关键因素.但是主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过程,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切入点,同时采取良好的教育培养模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效果.所以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深入分析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对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价值

(一)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传统教育观念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是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所以必须进行转变和创新[1].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使教师在意识到传统教学理念缺陷的基础上,不断進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升级,积极采用全新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这对教学观念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弥补应试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学生在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

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灌输式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几乎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且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很容易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教学手段和知识内容的趣味性与学习效果成正比,教师的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学效果就会越理想.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够关注

在全新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将课堂交给学生,重新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逐渐弱化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影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学习活动,这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从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似乎并未受到这些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按照之前的形式开展教学,并且教学方式缺乏差异性,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教学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2].长期处于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就会养成过度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逐渐失去自主学习能力,此时教师再想提高教学效率,就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和阻碍.

(二)教学手段单一

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已经十分固定,并且呈现出了十分僵化的趋势,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考试技巧的讲解,而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考试得分点的记忆,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调动,机械的记忆过程几乎贯穿于全部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学生对学习的疑问教师也不能及时进行解答.由于小学生具有性格活泼的特点,而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却与小学生性格和学习特点呈现出巨大反差,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非常容易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小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三、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主体意识培养质量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素质对学生学习效果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不同教师授课的效果就会千差万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素质差异[3].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实质内容,然后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并将主体意识培养贯穿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然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促进小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不断提升.

(二)强化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的课堂讲解几乎占据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长此以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这种教学形式,在完成基本的知识传输任务基础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而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答案,因此,对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应该点到为止,而将教学的重心转向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比如,教师在讲解“分数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具体来说,由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分数的基本知识,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出题:“18÷48=?”然后让学生分别将分子化成“3、6、9”等形式,也就是说,18是3、6、9的最小公倍数,这样学生就会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基本含义.相对传统教育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条件.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平等教育观念,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逐渐转变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4].使学生不仅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提高,而且在综合能力方面也能实现质的飞越,提高教学的质量.

比如,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长减少一米,宽增加一米,它的面积和周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家凭感性回答,答案不一,且都不能讲清道理.学生都迫切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好时机.在学生讲明道理后,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你按照这样的变化去思索,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时学生兴趣更高,经过小组讨论探求,很快说出结论: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长与宽相等时,面积最大;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较大.这样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培养了良好的主体学习意识.

四、结 语

主体意识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自主学习为切入点,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宝伟.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2):179.

[2]苗静川.探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2):132,103.

[3]韦豪将.浅谈小学数学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1):442.

[4]李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分析[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精河县第二小学,2016:658-658.

猜你喜欢

自主意识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培养自主意识,让小学生爱上写作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