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绵竹沿山环线旅游模式初探

2019-01-06李晓菲,王淑青,张友鹏,刘世茂

中国市场 2019年3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李晓菲,王淑青,张友鹏,刘世茂

摘要 乡村振兴是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收入不断创新高,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解决“三农”问题,还能提供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对实现绵竹沿山环线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绵竹沿山环线现有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切实推动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绵竹沿山环线 旅游模式

1.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运用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形成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持,尤其是第三产业。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为增强地方经济活力注入了新鲜血液。

川西农村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鲜明的文化景观,资源富饶,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绵竹位于川西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植被茂盛,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资源种类繁多,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绵竹沿山旅游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地旅游业的兴旺不仅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乡村地区收入水平,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2.绵竹沿山环线旅游现状

绵竹背倚龙门山脉,市境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州区接壤,西南与什邡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绵竹年平均气温1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51%,自古被誉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现有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A级景区,九顶山国家地质公园、汉旺地震遗址、麓棠温泉等旅游景点。2014—2017年绵竹市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次以递增的趋势逐年增长,4年间,旅游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50亿元,游客人次从263.79万增加到526.4万,近几年绵竹市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闲暇时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而旅游是休闲的主要方式,快进的城市化步伐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偏好郊区游。绵竹到成都一小时可到达,对成都及成都周边市消费者来说,不但距离适中,又远离高楼大厦,是这部分消费者小长假出游的最佳选择。其中游客主要来自成都、绵阳、德阳及周边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绵竹沿山旅游环线有潜在的大量市场需求。

绵竹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一号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三农”投入由2017年4.06亿元增加到2018年4.9亿元,增幅达到20%,其中2018年涉农资金0.9亿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金融业对乡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优惠的投资政策也不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基础配套设施的兴建和完善为是提高游客承载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策优势为绵竹沿山环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3.绵竹沿山环线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当代大量新产业都是随着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旅游业作为新出现的产业开始渐渐进入大众视线,以前旅游消费只是高收入阶层的必需品,但现在已经成为了大众消费品。消费者的偏好伴随消费人群的增加而呈现多样性、复杂性,满足消费者需求是现在旅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模式就是依托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融合不同的元素,为市场提供需求的旅游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5.12地震以后,为将绵竹沿山旅游环线打造成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把绵竹建设成一座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城市,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农业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

3.1 原生态景观观光型旅游发展模式

原生态自然景观建立在地形、地貌、土壤形成的天然植被以及与此配合的农业生态景观之上,该发展模式利用景观的天然性、原始性吸引游客,为地方创造收入,带动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文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乡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理念不断进步。原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适合长期生活在城市地区的消费者,繁杂的工作以及喧嚣的城市环境促使消费者追求宁静、和谐,消费者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释放工作上的压力,所以轻松、舒适的大自然环境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特定的自然环境孕育特定的农业景观,绵竹沿山环线的农业景观四季分明,春天百花齐放,秋天硕果累累。消费者无论在哪个季节到绵竹沿山环线旅游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大自然味道,春天可观赏油菜花、梨花、杜鹃花,秋天可体验果实成熟的收获感。原生态自然景观旅游发展模式不需要过多的资本追逐,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就可以发展该模式,前期投入少,回收周期短,这一模式在绵竹资本比较匮乏的地区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3.2 非物质文化景观学习型旅游发展模式

学习型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产品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具有观赏性价值,还要具有教育价值。绵竹市已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这两项文化遗产是绵竹市发展學习型旅游模式的现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把目光聚集在乡村发展上,弘扬并传承乡村文化成为重要的关注点。绵竹地区可利用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年画村、酿酒小镇等具有独特工艺技术的特色村镇成立专门的学习参观园区,在园区内,游客不仅能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开拓视野,近距离观察手工艺品的制作步骤,掌握制作原理,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体验到手工艺文化的精髓。学习型旅游发展模式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家庭和教育性质的培训机构,消费者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学习新知识。

3.3 人工元素为主体的乡村休闲型旅游发展模式

由于人口分散,交通落后,农村在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是资金的需求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很多投资者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发展前景,社会资本开始关注农村,资本的进入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聚集,资源整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模式逐渐形成。绵竹沿山环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打造休闲创意旅游园区,这些创意产业园区融合了大量的人工元素,把大自然与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形成现代气息浓厚的乡村景观。

休闲创意旅游发展模式是为了满足需求更加多样化的消费者,消费者不仅追求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还注重体验的舒适性和全面性,消费者希望在一个旅游区域内既能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还能享受到运动、教育、学习等体验。绵竹沿山环线发展乡村休闲创意旅游模式有很大的优势,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有政策的大力支持。 “自然景观+创意设计”的主题景点不仅可以展现景观的美学价值还能实现发挥使用价值。

三类旅游发展模式在绵竹沿山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同功能的发展模式都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收入,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观光型旅游模式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学习型旅游模式缺乏旅游专业管理人才,休闲型旅游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度低、品牌文化弱。

4.改进绵竹沿山环线旅游发展模式的对策

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是绵竹沿山环线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因素,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特提供以下对策优化该地区旅游发展模式。

4.1 提高品牌意识及品牌效益

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缺乏品牌意识很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绵竹沿山地区的自然景观特色鲜明,无论是发展生态旅游还是休闲创意旅游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是绵竹沿山环线发展旅游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强大的品牌文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绵竹地区可在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地方旅游品牌,由政府、企业为主导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政府可与旅游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旅游公司向消费者推荐短期游目的地,政府给予旅游公司门票等方面的优惠,互惠互利。前期好的客户体验不仅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品牌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该地区的旅游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4.2 优化资源配置,升级产业

绵竹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难点在于资源的整合,人口分散,山地为主的地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农业生产分散、种植技术落后、产业等级低是绵竹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使用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绵竹地区,以承包的方式统一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雇佣村民进行生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进行技術指导,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紧密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开放农产品加工工厂,实现工厂的参观学习功能。社会资本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初级产业逐渐向功能性产业转变,向市场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

4.3 加大力度吸引旅游专业人才

乡村地区位置偏远,虽然有比较明显的资源优势,但很少有人会选择到乡村地区工作,因此乡村地区的发展缺乏人才。绵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紧挨成都、绵阳、德阳等市区,即使是绵竹本地人业更倾向于到外地上班。因此导致绵竹沿山环线的经济发展缺乏大量专业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给予财政补贴,比如发放安家费、提供研究经费等。只有吸引了足够多的专业人力资源,由专业的团队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管理、利用各类资源才能实现该地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5.结论

总而言之,绵竹沿山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绵竹沿山地区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提高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绵竹地区开发观光型、学习型、休闲型三个旅游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可行性,还集观光、休闲、学习、体验于一体,满足大众消费者偏好。

参考文献

[1]侯玉洁,马丽卿.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J]. 乡村旅游,2018(14).

[2]李红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乡村科技,2018(11)

[3]刘朵朵,李国新,曾永生,郑岩.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J]. 山西建筑,2018(18).

[4]刘清,程勒阳.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思考[J]. 农民科技培训,2017(3):43—46.

[5]陈梓楠.基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J]. 农业经济,2018(9):66—68

基金项目: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川西乡村景观与游憩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绵竹沿山旅游经济带为例”(项目编号:JGYQ2017005)。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