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研究

2019-01-06齐思桐

中国市场 2019年31期
关键词:韩国农产品

齐思桐

摘要:贸易持续时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微观层面探究贸易关系的动态变化。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6年中国出口到韩国 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生存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均值生存时间是7.837年,中位生存时间是2年,贸易关系持续5年后失败的风险大大下降;不同的农产品分类贸易持续时间不同,不同初始贸易额的农产品持续时间不同;产品的出口额,产品竞争力,中韩FTA的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人民币升值和绿色贸易壁垒不利于降低农产品贸易中断的风险。

关键词:韩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生存分析

1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出产总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不仅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有效帮助我国农民创业增收,实现农村社会良性发展。2017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是735亿美元,其中出口到韩国农产品总额是47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是1995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总额6亿美元的将近8倍,可见韩国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观察1995-2017年每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波动不断,其中2015年仅为37亿美元比2014年减少4美亿,中国同韩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仍存在不稳定性值得注意。不可否认,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品较低,农业的发展方式也较为粗放,这使得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农产品农药残留较高,食品卫生检疫标准难以达到。韩国是对中国农产品采取TBT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 韩国将中国视为检疫区, 对农产品实行极为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韩国TBT实施情况对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流量存在显著的负作用(陈晓娟和穆月英[1],2015)。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生效,中国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中韩FTA的建立,将有助于削减韩美FTA和韩欧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竞争压力,缓解两国农产品贸易摩擦,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最终扩大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并推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徐晓飒[2], 2016)。中韩农业贸易的新纪元即将到来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新形势下研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性问题十分必要。

那么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能持续多久?不同类农产品贸易时间有什么不同?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本文采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刻画,而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并用部分样本做稳健性检验,从而得出维持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稳定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查阅研读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已有部分学者对贸易的持续时间进行研究,但未有学者涉及中韩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研究,根据题目现就贸易持续时间和中韩农产品贸易两方面进行综述。

2.1关于贸易持续时间的文献综述

Besides和Prusa[3] (2006)利用HS10细分产品层面的面板数据对美国进口的产品贸易持續时间展开研究,发现贸易关系中位数持续时间为2-4年,50%以上贸易关系不超过1年,80%以上贸易关系不超过5年,其进口来源国也具有动态替代性,此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始对贸易持续时间的研究。Hess和Persson[4](2011)研究1962-2006年欧盟从140个非欧盟国家进口贸易的持续时间,发现持续时间中值较短仅为1年,产品和市场的多样性可以大大降低贸易失败的风险系数。何树全[5](2011)研究 1989-2008年中国出口美国HS10分位下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发现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9年,中值为2年。谭晶荣[6](2014)研究1995-2012年中国与金砖国家进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发现进出口贸易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平均持续时间4.1年,初始贸易额对贸易持续时间有正向影响。余华等[7](2015)分析1995-2009年中国出口美国HS6分为农产品贸易数据,发现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持续时间中值仅为2年,一半以上的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李清政等[8](2016)研究1998-2010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贸易数据,发现农产品出口时间存在负的时间依存性,汇率变动,市场份额等诸多因素对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

2.2关于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文献综述

李明全[9](2010)研究了韩国-东盟FTA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发现韩国-东盟FTA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冲击很小。王家农[10](2012)分析了农产品质量水平、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贸易保护政策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申海成[11](2014)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王欢欢[12](2015)研究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发现两国的经济规模、FTA的签署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促进作用,并测算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很大发展潜力。侯俊燕[13](2016)运用CMS模型研究了入世以来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发现市场需求效应是支持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主要动力,出口竞争力效应不能促进出口增长,而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研读梳理,笔者发现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领域,还未有学者从微观上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进行研究,而对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又为维护中韩农产品贸易稳定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微观层面探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段的分布规律,并把出口额、产品竞争性、汇率变动等因素纳入到影响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得出维护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稳定的合理化建议。

3 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情况

3.1样本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样本是1995-2016年CEPII-BACI数据库HS6分位数农产品贸易数据,共包含农产品610种。具体可分为:HS01-05章的活动五及动物产品,HS06-14章的植物及植物产品,HS15章的动植物油脂产品以及HS16-24章的糖、可可制品、饮料、烟草等杂项食品。由于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中,水产品出口占据比较重要的份额,因此不对水产品做剔除。贸易关系指某一产品进入某一国外市场到退出该市场的状态。贸易持续时间指某一产品从进入某一国外市场直至退出该市场(中间没有间隔)所经历的时间。表1反应了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关系持续情况,由于篇幅有限,仅列出部分内容加以说明,以产品10120为例,分别在1997年、2000年和2001年发生了贸易,共有2个贸易时间段,分别持续了1年和2年。根据以往研究经验,可把各个贸易时间段视为独立变量,全部纳入研究当中。

生存分析的数据需要考虑删失问题,删失分为左删失和右删失。针对于本文研究的1995-2016年农产品贸易数据,左删失是指1995年发生贸易的农产品无法获知贸易开始的时间,右删失是指2016年发生贸易的农产品无法获知贸易结束的时间。把1995年农产品贸易数据剔除可以有效解决左删失的问题,而右删失可以通过生存分析中对结局变量的设定加以解决,因此本文中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最长是21年。表2是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时间的描述性统计,共计1230个贸易时间段,其中39.4%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时间段仅维持了1年,小于或等于3年的农产品贸易时间占54.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农产品持续时间小于3年,但仍有16%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达到21年,这些农产品主要是第二和第四类,且大多具有较高的贸易初始额。

3.2中国对韩国出口农产品生存函数的估计

本文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构建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生存函数模型,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分布特征進行估计。假设T为离散型随机变量,代表某一种出口农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生存时间,取值为ti =1,2,3,…,i为某一持续的贸易时间段。生存函数代表某个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大于的概率,当ti =0时生存率是1,生存率随的增加逐步递减,即:     ,

危险函数表示出口韩国农 产品在年出口的基础上,在年停止出口即贸易中断的概率,可表示为:

生存函数和危险函数的相关关系如下:

根据Kaplan-Meier法得出生存函数的非参数估计,即

假定n个独立的观测量被标记为,,表示观测值结尾指示变量,如果失败发生ci 取1,右删失ci 取0。ni 是指在i期处于危

险状态的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段的数量,di是同期观测到的退出韩国市场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段的数量。

相应的危险函数的非参数估计为:

根据Kaplan-Meier非参数法,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并分别根据农产品分类及不同初始贸易额进行估计。

(1)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生存函数估计。图1是农产品出口贸易总生存函数估计图。通过图1和表3可以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均值生存时间是7.837年,中位生存时间是2年,有45.2%的贸易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随着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生存率呈下降趋势且趋于平缓。1-5年的生存率从63.25%下降到38.17%,下降幅度达25.08%,6-10年的生存率从36.5%下降到32.23%,下降幅度仅为4.27%,11-15年的生率从32.29%到27.97%,下降幅度仅为2.32%,这说明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具有负时间依存性,贸易关系建立伊始,贸易关系中断的风险急剧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关系中断的风险逐渐降低,门槛值是5年,贸易关系持续5年后失败的风险大大下降。

(2)基于不同农产品类别的生存分析。如前文所述把农产品分位四类。图2是不同农产品类别贸易生存函数估计图。通过图2和表3可以发现:各类农产品的生存时间存在着明显差别,其中按照均值来说第四类农产品的生存率最高,第三类农产品的生存率最低,按照持续一年的生存率来说,第一类农产品生存率最低。这与不同农产品的属性有关,第四类农产品制成品较多且保质期相对较长,产品多样化程度高,因此具有较长的贸易持续时间;而第一类农产品多为生鲜产品,产品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对于运输和储存的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所以贸易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第三类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短可能与饮食结构的调整有关。

(3)基于不同初始贸易额农产品的生存分析。图3是不同初始贸易额农产品生存函数估计图。由图3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产品初始贸易额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有非常显著的差距,初始贸易额越大,贸易双方的信心越大,更倾向于维护贸易关系的持续。高初始贸易额的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最长,低初始贸易额的产品贸易持续时间最短。且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中大多初始贸易额较低,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提高初始贸易额,可以有效的降低贸易关系中断的概率。

4 中国对韩国出口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4.1计量模型的设定和参数的选择

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h0(t)为基准风险函数,X为各个影响贸易持续时间的因素,β的符号反应了各个变量对风险产生的正负影响,为风险比率,若某一变量的风险比率小于1,那么该变量对贸易持续时间产生正向影响,若某一变量的风险比率大于1,那么该变量不利于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

本文选择出口额、产品竞争性、汇率变动、绿色贸易壁垒和中韩FTA作为变量对影响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进行实证,首先对上述变量进行说明。

(1)产品的出口额。产品的出口额指中国出口韩国某种农产品某年的贸易额,产品的出口额越大,贸易双方对贸易重视程度越高,更倾向于维护这段贸易关系,因此预计产品的出口额越高越有利于贸易关系的维持。

(2)产品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力是指某一农产品是否具有出口韩国市场的竞争力,通常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刻画产品的竞争性,其计算公式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若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认为该产品具有竞争力,取1;否则取0。预计产品竞争力对贸易关系持续时间产生正向影响。

(3)汇率变动。汇率变动用每100人民币兑换韩元的数量表示,该数值越大说明人民币升值,韩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会促进农产品的进口,而农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从而减少农产品的出口。预计汇率变动对贸易持续时间产生负向影响。

(4)绿色贸易壁垒。前文已经指出,韩国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是影响中韩农产品贸易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用韩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的SPS数量衡量,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预计不利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持续。

(5)中韩FTA。前文已经指出,中韩FTA将会把中韩国际贸易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否有利于延长农产品的贸易持续时间值得研究。本文设置虚拟变量,中韩FTA成立之前的年份变量为0;否则取1。预计中韩FTA有利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延长。

(6)目的国消费能力。目的国消费能力用韩国GDP的对数值表示,目的国消费能力越强,消费的需求就越大,预计越有利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的持续。

本文所有贸易数据均来源于CEPII-BACI数据库,汇率和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sps数量来源于WTO-SPS信息管理系统。

4.2计量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本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4第1列显示,并单独估计所有第一段贸易持续时间的样本以及只有一段贸易持续时间的样本作为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4第2和第3列显示。

由表4可以看出,cox全样本比例风险模型、第一段贸易持续时间的样本和只有一段贸易持续时间的样本得到的估计结果基本相同,因此认为得到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整体来看各个变量的系数显著,表中给出的系数是风险比率,若某一变量的风险比率小于1,那么该变量对贸易持续时间产生正向影响,若某一变量的风险比率大于1,那么该变量不利于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具体来看:出口额的风险比率小于1,说明出口额越大越有利于贸易关系的维持,这与预期相符。产品竞争力的风险比率小于1,说明出口的农产品越具有竞争力越有利于贸易关系的维持,这与预期相符。汇率变动的风险必须大于1,该数值越大说明人民币升值,韩元贬值,这不利于贸易持续关系的维持,与预期相符。绿色贸易壁垒的风险比率大于1,说明sps数量越多,贸易持续时间越短,这与预期相符。中韩FTA的风险比小于1,说明中韩FTA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这也与预期相符。唯一与预期不相符的是目的国的消费能力的风险比率大于1,可能的解释原因是,韩国属于较发达国家,GDP越高越倾向于消费高新技术类等能够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商品,且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以初加工产品居多,产品附加值低,因此反而减少了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结论

本文根据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6年中国出口到韩国 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采用Kaplan-Meier非参数法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进行生存分析,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因素进行实证。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均值生存时间是7.837年,中位生存時间是2年,有45.2%的贸易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且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具有负时间依存性,门槛值是5年,贸易关系持续5年后失败的风险大大下降;不同的农产品分类贸易持续时间不同,其中第四类贸易持续时间最长,第一类和第三类较短;不同初始贸易额的农产品持续时间不同,初始贸易额越高,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越长;产品的出口额,产品竞争力,中韩FTA的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人民币升值和绿色贸易壁垒不利于降低农产品贸易中断的风险。

5.2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特点,增加对农产品贸易初期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市场进入政策,使农产品贸易顺利度过门槛期以达到稳定;加大输韩农产品的初始贸易额及出口额,增强双方贸易信心,使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大大延长;加大对第一类农产品储藏和运输方式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物流链条,使农产品贸易更加稳定;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可追溯机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汇率大幅变动带来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波动;加快中韩FTA谈判以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娟, 穆月英. 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7):121-127.

[2]徐晓飒. 中韩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分析[J]. 世界农业, 2016(7):170-173.

[3]BESEDES T, PRUSA T J.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duration of US import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6, 70(2):339-358.

[4]HESS W, PERSSON M. Exploring the duration of EU imports[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11, 147(4):665-692.

[5]何树全, 张秀霞.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研究[J]. 统计研究, 2011, 28(2):34-38.

[6]谭晶荣,童晓乐. 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4(4):90-100.

[7]余华,漆雁斌, 严玉宝, 等.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2):102-108.

[8]李清政,王佳, 舒杏. 中国对东盟自贸区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6(5):139-151.

[9]李明权.韩国-东盟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分析[J].东南亚研究, 2010(3):48-55.

[10]王家农.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分析[J].世界农业, 2012(4):32-34.

[11]申海成.FTA背景下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J].中国物价, 2014(12):71-74.

[12]王欢欢,周康.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2015(22):188-190.

[13]侯俊燕,侯倍倍.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基于CMS模型增长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 2016(29):30-32.

猜你喜欢

韩国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