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
2019-01-06吴继平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教材不适应学生,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概述,提出了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吴继平,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教师。(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5-0066-02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终身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教学也由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个人发展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运而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在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能力,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生物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
一、加强生物学科知识的掌握,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生物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在实验操作中对基础知识不甚理解,学生就难以主动学习和探究。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教师要对生物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明白实验原理。生物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具备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对生物学知识进行讲解,生物教材中的学习内容都是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日常生活中常吃的咸菜在腌制过后为何会缩水”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跨膜运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学习。教师可以借助实验仪器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可以将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如糖水、盐水、清水等,使学生比较相同时间后植物细胞的失水、吸水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应的假设,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假设是否成立,以此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根据问题去探究、去假设,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生物知识。
二、创设科学探究的机会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学会结合教材去假设和探究,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答案。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将一粒大豆种子用清水浸泡,然后将其放在培养皿中,在容器中滴入蓝墨水,让学生猜测大豆种子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大豆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再按照同样的实验步骤展开实验,引导学生進行猜测,比较实验结果的差异性。学生根据实验猜想去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增强对细胞膜的理解。学生猜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同,大豆种子的外部发生了颜色变化,其内部没有染色,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成功隔离开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实验结果,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细胞中起着什么作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细胞膜的成分、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并对动物、植物等多种生物有明确的认识。
三、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
教师应根据生物教学内容设计生物实验,生物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和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生物实验,使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寻求实验答案。教师在实验演示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以便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师可以一边演示实验、一边为学生解答一些注意事项,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要在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层析装置为什么要加盖”等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有学生操作的“光对叶片的破坏作用”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为使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以便使实验结果更加突出,分层现象更加严重。在实验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发生变化的原理是什么。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改编实验,使学生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
4. 加强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社会责任心。生物学科中有很多人文知识、社会知识,教师要对此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加懂得保护动植物,合理利用资源。以“稳态与环境”的教学为例,文本涉及物种、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也要向学生渗透生物学知识及人文知识,让学生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生物实验中,学生每一步的实验步骤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来执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精神,教师在课上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好学好问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实用精神。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科学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生物知识,还包括人文知识、社会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又要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兴龙.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智慧教育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34-43.
[2] 付华安.核心素养: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关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3):119-121.
[3] 闫生厚,张烈芳.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4.
[4] 林丹,卜庆刚.回归“育人”之初心——论“学生发展指导”作为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探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3):29-34.
[5] 俞如旺,胡孟慧.我国百年生物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蕴含核心素养的梳理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40-43.
[6] 龚雷雨.从“三维目标”到“素养目标”——浅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理解[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9):69-72.
责任编辑 胡甜甜